Connect with us

觀點

江玉歡:做好盛事經濟 政府第一要求是「敢」

發佈於

【明報文章】近期,李家超行政長官拋出「盛事經濟」一詞,表明了特區政府在未來抓住這一經濟增長點的決心。在過去談到「盛事經濟」,各界聲音往往將注意力放在「盛事」兩字,熱中於討論某某明星來港演唱、某某賽事在港開賽等,但對活動背後的延伸效應卻關注不足,導致香港在承「盛事之都」美名的背後,缺乏體系化的「盛事產業」。

缺乏產業,自然難以形成可持續的經濟效應。如今,政府鄭重提出「盛事經濟」,核心側重點更應是「經濟」——盛事是一個開端;打造系統性、產業化的經濟形態,應是最終落腳點。

論及盛事經濟發展成功的要素,最核心的即是為活動舉辦方所在地帶來長遠的經濟和社會效應。經濟效應不言而喻:刺激香港不同行業發展活力,帶來收入增長。社會效應則是更長遠影響:成功的盛事,能夠有效提升香港國際形象、宣傳本地文化,更能夠促進國家軟實力的提升,向世界說好中國和香港故事。

與此同時,為了舉辦盛事,通常需要加強和擴建相關基礎設施,比如會場、酒店、交通等。這些基建的提升,不僅對盛事本身提供了支持,同時也為城市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通過舉辦盛事活動,能夠倒逼香港加快本地城市建設更新速度、改善公共交通系統、美化城市景觀,並加強對遊客和居民的服務設施。這樣的城市更新,有助提高城市形象,為城市帶來新活力。

倘再用舊方法 只會平平無奇

環顧亞洲其他國家,近幾年,許多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在中亞國家舉辦,諸如2022年卡塔爾足球世界盃、卡塔爾一級方程式賽車(F1)大獎賽,以及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去年底獲選為2030年世界博覽會(世博)主辦城市;與此同時,還有國際足協(FIFA)宣布沙特是2034年男子足球世界盃唯一申辦國,預料將主辦該屆賽事。

幾次大型國際賽事活動,令中東國家在世界宣揚了當地的軟實力、阿拉伯文化,提高了國際知名度。3年疫情之後,他們不僅都沒有甘於沉寂,而是努力求變求新、創造機遇,吸引全世界目光。

更不必說鄰近地區新加坡,儘管經歷疫情,他們仍在2022年舉辦了F1大獎賽。資料顯示,賽事創造的經濟效益高達7.65億港元(1.3億新加坡元),吸引逾30萬觀眾入場,其中國際觀眾佔近50%,全球觀眾更多達8600萬人。

上述例子,值得香港深思——若再用老思路、舊方法等來做「盛事經濟」,則會繼續走老路,平平無奇如雞肋一般。

樹立盛事之都品牌 需要明白社會

當前,香港若想在國際上樹立自己的「盛事之都」品牌,不僅自身要有實力、政府要有規劃,更需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擊敗對手,令自身優勢突顯出來。舉辦一個成功的盛事,並非易事。一個成功的盛事不僅僅是一個活動,更是一個能夠改善社會和市民生活願景的體現。

然而,要實現這樣的願景,需要先明白社會,並制訂優次,確保相關的願景能夠得到社會認同和支持。這樣一來,盛事所帶來的影響,將更加深遠且持久。

其次,在策劃和執行過程中,應該考慮到活動對環境的潛在影響,並採取相應措施來減少負面影響,例如減少能源消耗、產生廢物等。尤其,交通阻塞問題一直是本港舉辦大型活動時必然面臨的問題;減低盛事活動對本地居民造成的出行壓力,亦是盛事成功的一大特徵。

此外,盛事的目標應該是可以量化的,特別是在經濟效益方面。這將有助確定盛事的成效,並為未來的活動提供參考。所有持份者都應該能夠投入和參與盛事,包括組織者、參與者、志願者及當地社區等。只有當所有持份者都能夠投入和參與,一個盛事才能夠真正取得成功。

敢於突破 敢於競爭

香港此次能否有真正的突破,政府的眼光和魄力是關鍵催化劑。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城市,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先進的基礎設施,具備發展盛事經濟的潛力。香港曾成功舉辦多個國際性的盛事,例如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香港藝術節等。這些活動不僅吸引了大量國際參與者和觀眾,也為本地經濟帶來積極影響。

通過進一步的規劃和投資,香港有望繼續發展盛事經濟,吸引更多國際盛事和活動,推動經濟增長及文化交流。正如上文提及其他地區的例子,一屆世界盃,令卡塔爾在中東國家裏脫穎而出;同樣,於2030年舉辦世博會的沙特,想必也會緊緊抓住這次機會,向世界宣傳自己。那麼,香港呢?香港在亞洲乃至世界,將處於什麼位置呢?

所以,活動重精不重多。一個響噹噹的盛事活動,足以樹立一個地方的品牌。若要創造新的成績、實現更顯著的進步,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敢」——敢於自我突破,敢於競爭。在這條路上,政府應當發揮領路人的智慧,將香港引領到一個更加廣闊的方向上。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江玉歡]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