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月明:推動地區發展 區議會可發揮更大作用

發佈於

【明報文章】隨着去年底區選順利完成,各區區議會立即行動起來,不僅馬上開始全面討論過往較罕見的「提振地區經濟」議題,更實行嚴格的履職監察制度,確保區議員盡忠職守、為民服務。筆者認為,目前政府正不斷探索區議會「提升地區居民福祉」這項主要職能的範疇,賦予新一屆區議會更大發揮空間,並適當提高地區發展的自主性,相信能進一步提升地區治理效能。

以區議會激發地區發展創新力

以往而言,特區政府在司、局、署/處的行政架構裏,更注重功能的層級劃分而非地區級別,導致政府自上而下的治理決策往往較難調動起地區的資源與力量。因此,激發地區在發展上的創新作為區議會工作的新方向之一,是政府破解社會深層次矛盾的新嘗試。

然而,社會也有聲音表示擔憂18區全面展開提振經濟活動後,將造成區域間的競爭和資源重疊。去年10月筆者到深圳市下轄的羅湖、福田、龍崗區考察,3區各自的政府部門都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謀劃地區各種發展事務,因而多區之間呈現良性競爭互補關係,促進深圳蓬勃的多元化發展。

香港雖與內地實行不同制度,但值得參考的是如何以管理調動地區的行政、諮詢部門,來不斷激發提升其對參與地區發展事務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可以看出,政府希望各區議會能貢獻更多自下而上的地區創新力,通過舉辦各種富特色的地區活動來助力消費旅遊業復常、提振全港經濟。

當然,這些對活動的實際表現與收益產生憂慮的聲音,是可以理解,但相對應的是,我們應給予社會革新一定的實踐及檢驗空間,重要的是政府可以通過不斷檢討,摸着石頭過河,為地區治理在政策、法例上拆牆鬆綁,讓更多創新意見、提案得以實踐,最終為社會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

當然區議員 可助力城鄉共同發展

此外,隨着特區政府推動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發展的新引擎,當局終要正視新界大片鄉郊地區的定位與作用;為化解城鄉間的不平衡發展,政府逐步吸納了「城鄉共融」的思維。

事實上,鄉郊作為香港較為特別的地區,一方面因人口少、分佈廣、密度低,一直以來並非政府的重點發展地區;另一方面,很多人也不太了解鄉郊實際情况。因而在鄉郊地區發展過程中,逐漸建構起鄉議局、鄉事委員會、村公所3層緊扣的諮詢組織架構,在鄉郊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以說,政府在鄉郊發展上仍重視鄉事機構的協助,故此在完善地區治理方案中,當局仍保留了27名鄉事委員會主席的當然區議員席位。

而來自鄉郊的當然區議員,如今自然更多地承擔起串聯城鄉共同發展的重要使命。筆者作為新一屆少數身兼區議會和立法會職務的議員,亦深感責任重大。過去兩年在議會外,筆者誠邀政府各部門官員、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團體考察北都裏的打鼓嶺區,就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了解鄉郊地區的實際發展情况和發展潛力,及盼政府能善用鄉村力量,讓鄉村參與並助力北都的宏大、艱巨發展征程。

筆者相信,在當下由治及興引領的社會新發展趨勢下,來自不同界別、由多個遴選方式組成的新一屆區議會可發揮更大作用。而在其中,「守正創新」則是區議員開展工作的關鍵。堅定履行職責,堅持推動創新,如此方能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以市民為中心的橋樑紐帶作用,更好地展現地區治理新氣象。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月明]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