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劉銳紹:龍尋香氣安居處 鳳舞港心樂業窩——對內地和香港的期許與現實的掙扎

發佈於

【明報文章】過去拙文多引前人之句為題,但今天標題則是我的應節隨俗之作,趁龍年開筆之際,送給內地、香港和所有中國人。竊以為這對春聯差強人意,聊算合格,祝願龍鳳飛翔,無論天南地北,都能敬業、樂業、創業;安居、安全、安心!

不過,期許與現實之間常有落差。在香港,喜慶氣氛濃厚,但只能說「由治及慶」,未算「由治及興」。在內地,常說危機與機遇並存。沒錯,但哪一個機會大?如何把危機轉為機遇,再轉為實績?才是關鍵。觀察近期國內外形勢,不妨在喜慶之餘,多作一些「興」的反思。

(1)由「Dragon」到「Loong」的思考

——內地把「The Year of Dragon」改為「The Year of Loong」,歸納理由為「中國龍代表友好、和善、尊貴、正面;西方龍主要是魔怪形象,兩者顯然不同」。中國可以有自己說法,也可以主導一些用詞用語。例如Beijing(北京)、Guangzhou(廣州),現在外國已不多用Peking、Canton;國際的例子:韓國把首都漢城改名首爾,中國也跟隨。

——但也有不同用法,例如國際仍叫Hong Kong(香港)而不叫「Xianggang」;北京大學校徽仍是Peking University。中國對英國已故首相Margaret Thatcher,沒有按英國官方譯名(戴卓爾夫人),而叫撒切爾夫人;但對前港督彭定康,則用英國官方譯名。

——可見,譯名的使用一般有3個原則(或叫習慣):約定俗成原則(按大多數慣用方式)、實力帶動原則(用政治或經濟實力推動自己的使用方法)、彼此尊重原則。這3種原則可能在不同時候和環境出現,中國按需要使用。但外界觀察點是,使用是要顯示什麼姿態?關鍵是,實際效果和各方反應如何?

觀乎中國這次把Dragon改為Loong,或多或少有點爭奪話語權的味道,並藉此提高文化自信。沒問題,可以這樣盤算,假以時日也許會積累一些效果。可是,文化自信是否這樣就可以培養和強化呢?看來不是,頂多只是其中一種方法而已。更值得思考的是,倘用這類「文化自信」來淡化甚至掩蓋其他實質問題,尤其是自身弊病,豈不是用玩具刀來動大手術?對於內地出現的「小粉紅狂熱」,表面的「文化自信」也許只是為表演皮影戲而發出的燈光而已。

(2)「美斯事件」 須有理有利有節

——「球王」美斯在港無出場表演,行徑也十分冷淡,引起很多人不滿;即使主辦方答應退款一半,但相信餘波未了。內地的杯葛行動(包括取消賽事和廣告)已接踵而來,看來還會延續一段時間。從總體角度看,港府難以解決問題,惟順應了不少人(尤其是購票入場的球迷)的要求,發聲和追責,也算亡羊補牢。內地針對同樣重利的外商,使用市場實力也是常用而有效之法,可以保持追究和談判優勢。估計一段時間後,背後的修補工作將會出現。

——可惜在來龍去脈還未弄清之前,內地輿論已露出有傾向性的引導:「事件與國際鬥爭有關」。《環球時報》「不排除事件有政治動機」,香港要成為盛事之都,但「外部勢力故意要藉此讓香港難堪」。另有普遍輿論引導,美斯「似乎得到某種指示」才有此冷漠表現。也許有關方面平時難以找到「實例」,如今出現「美斯事件」,正好配合官方「外敵亡我之心不死」之說,「連體育運動也是意識形態鬥爭的表現形式之一」。

其實事件背後還有很多細節未知;美斯表現冷漠會否與主辦方的承諾或報酬有關?正如官方「人民網評」也說,首先要弄清楚他們的合約內容。可是,上述有傾向性的輿論引導已適得其反,給人無限上綱和「鬥爭上腦」的感覺。毛澤東說鬥爭也要「有理有利有節」,如今毫無節制,反而削弱了官方已開動的市場力量,令官方在推動策略時卻形象失分。無論是由上而下的「飄忽球」,還是由下而上的「自動波」,這種機械式的思想教育只會更引起反感。

(3)「由治及『慶』」 勿忘內外形勢

——龍年伊始,內地不斷營造好景氣氛,希望有利因素貫穿整個龍年。例如全球經濟都不景,中國面對外來壓力時也有合縱連橫的本錢;今年是多國的大選年(包括美國),其精力多集中在本國事務,對華壓力相對減輕;國際的對華政策,政商分途和歐美分歧趨勢比以前更明顯。

——不過,絕對不能因此而忽略中國自身問題。經濟方面,「國家隊」出手救市愈來愈頻密,否則內地股市跌勢不止,但這樣能長此下去嗎?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消費者價格指數繼續下降,中國已連續4個月處於通縮,通脹率也連續12年低於官方年度指標。雖然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仍引用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長數字(5.2%),但這數字受到國際質疑,正掀起一場經濟輿論戰……其他房地產、外貿和外資離境等數據,更不用多提了。

——政治方面,中共二十大三中全會至今尚無召開消息;二中全會在去年2月26至28日召開,如三中全會在本月26日還未召開,外界將有很多猜測,包括黨章有關中央全體會議「每年至少舉行一次」是否仍然有效?如失效,何解?

此外,今年是「六四」35周年、「西藏事件」(達賴出走)65周年、「五四運動」105周年、「新疆事件」(約200人死亡)15周年……這些都是敏感日子。雖然官方已有應付的準備,但同時也會引發國民記憶和思考。還有內地正增加對台壓力,並爭奪台灣的「邦交國」,不僅涉及兩岸關係,還在在需財,也會增加內部經濟壓力。

觀察上述3點,不能偏廢,對後兩點更必須關注。

(4)如何實事求是應對困局

內地一舉一動也影響香港,港府未能扮演主動角色,惟至少必須努力做到3點:

——努力向中央遊說和爭取,讓香港重新扮演「高度潤滑劑」角色(此刻更需要「加倍潤滑劑」)。如今不少西方國家政府感到「香港(政治)已死」,但外國商界對港仍有一點希望,認為「仍存在有利可圖的剩餘價值」。若政治收緊令這些僅有生機也蕩然無存,那就無語問蒼天了。

——美國在2018年開始的「中國行動計劃」(限制包括民間交流等科技項目)雖然已在兩年前結束,但其延後效應依然存在。這好像無聲無息的「餘波」,惟外界預料今年又會風浪再起(尤其在「中大事件」之後),港府不能掉以輕心;適宜加強與內地溝通,力爭適當放鬆壓力,以免政治收緊的態勢繼續授之以柄,殺死僅有的良機。

——對來自內地的合作和競爭,必須分清正面或負面效果孰多孰少。本港稅收和儲備該如何使用?更要審慎管理。在此難以詳述,總之好自為之。否則,「龍尋香氣安居處,鳳舞港心樂業窩」只能是騙了大家的祝願吧。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劉銳紹]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