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韓國學額風波 揭醫療系統爭議 醫生辭職抗議 總理警告勿以人命要脅

發佈於

【明報專訊】韓國尹錫悅政府2月初宣布明年起增加2000名醫科生以改善醫療人手不足狀况,觸發醫生團體反對。醫生團體強調人手充裕,問題在於過分傾向市場導向,造成救死扶傷範疇醫生不比美容等賺錢類別多,倘添學額反倒可能損害教學質素。實習及住院醫生等率先以行動抗議,表決通過不遲於明天(20日)早上6時遞交辭職信,恐影響醫療服務。韓國總理韓悳洙警告醫生們「勿拿民眾生命和健康作要脅」。

在韓國,見習醫生、實習醫生、住院醫生合稱「專攻醫」。現有1.3萬餘名專攻醫在211間教學醫院工作,其中21%在「五大醫院」首爾大學醫院、延世大學的塞弗倫斯醫院、三星首爾醫院、現代集團的首爾峨山醫院、首爾聖母醫院。大韓專攻醫協議會上周四宣布,「五大醫院」的專攻醫將辭職從周二早上起停止服務。一些重點醫院的入院和手術計劃因而押後。例如塞弗倫斯醫院本周的手術安排減少了一半;首爾聖母醫院暫停做涉及腦梗塞、腦出血的手術;首爾大學醫院將癌症手術延期。大韓醫生協會上周六開會表決支持專攻醫辭職,並決定為是否罷工作全體會員電子投票,不過投票日期未定。

總理韓悳洙昨警告,絕不容忍拿人民性命健康要脅政府。保健福祉部表示醫生集體工業行動屬「違法」,當局可對他們發「復工令」,違令者可被吊銷醫療執業牌照,判監3年或罰款3000萬韓圜(17.6萬港元)。

醫生比例未達OECD 37國平均數

這場工業行動是為抗議政府決定大幅增加醫科學額。政府2月6日宣布,2025學年起全國大學醫學院收生總名額,將由目前3058個增加2000個,至5058個。政府擬藉此紓緩醫生不足積弊,並確保大城市以外地區有足夠的執業醫生。韓國2006年起每年的醫科學額維持在3058名。首爾每1000人口有3名醫生,達不到經合組織(OECD)37國的平均數3.7名,在韓國其他非大城市地區更少至1.6名。因為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時適當治療,移送轉院費時失事,經常出現錯過黃金救治時間的情况。

保健福祉部長曹圭鴻表示,增加學額為解決農村地區和基本醫療保健方面的醫生長期短缺,也有助改善住院醫生工作過量而不能集中於接受培訓提升醫療技術的問題。目前醫療缺乏地區欠5000名醫生,加上人口高齡化,估計需要另外多1萬名醫生,即使明年新增學額的學生學滿師執業,人手依然不敷需求。

組織指人手錯配 致基本醫療崩潰

不過醫生組織表示「怎樣增加」重要過「增多少」。他們批評政府沒有培訓和分配計劃,無從保障地方的、基本的、公共範疇的醫生需求。保健醫療團體聯合聲明表示:「目前不是醫生人數不足的問題。許多醫生在醫院裏並非救死扶傷,而是從事皮膚科、美容、整容,又或者開私家診所賺錢。現在基本醫療崩潰,因為醫療的供求、人力培訓與分配全由市場導向。」

醫生們還提出,醫生員額過剩又要保障他們獲得合理補償,那最終可能加重病人的醫療負擔。另外,政府要關鍵醫療部門的人手充裕,須先提高醫療費和保障醫生不會輕易因醫療事故而被起訴。一些醫生還質疑政府在此時機提出增加學額,是針對4月國會選舉爭選民的民粹政策。政府否認這指控。

民調指76%受訪者撐增學額

韓國政府過去亦曾提出增加醫科學額而失敗。如4年前,政府因遇80%住院醫生罷工約一個月兼且顧及新冠疫情的醫療需要,被迫撤回方案。不過一名匿名高官最近向韓國記者放風表示,現在國家到了關鍵時刻,不容再拖。總統尹錫悅稱這是「不可逆轉」的計劃。韓國蓋洛普上周五發表的民調顯示,76%年滿18歲的受訪者贊成增加學額。

(韓國先驅報/中央日報/醫學觀察/朝鮮日報)

(環球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