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劉銳紹:鐘鼓饌玉不足貴 蟬噪鳥鳴山更幽——從民間角度看夏寶龍訪港之行

發佈於

【明報文章】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來港考察調研,今天離港。總體而言,此行達到北京的兩大效果:一是顯示中央對香港的關注;二是表達中央在某些政策和措施上支持香港。不過,這些效果暫時仍較多停留在宣傳層面,實效須待後觀,目前難以刺激市民的認同感。再看市民對此行的整體反應,一個字——「平」!平淡、平靜、平平無奇,可有可無。來訪能否抓緊深層次問題?才是核心所在。

可見,即使中央繼續提供惠港措施,但正如唐代李白《將進酒》之句,「鐘鼓饌玉不足貴」,市民重視的是中央能否聽得入主流民意、逐步拉近官民距離,但現在很多聲音也難以表達。忽然記起南北朝的王籍《入若耶溪》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眼前卻是連「蟬噪鳥鳴」也不能,又怎樣顯示山林的幽靜祥和呢?香港要同心同德地「由治及興」,看來仍欠動力。

(1)夏寶龍此行目標

──夏寶龍去年4月來港,主調是國家安全,但這次以民生經濟為主(官方放風如此),所以他到茶樓飲茶、與青年對話、會面工商界(尤其是外商)、了解機場等基本設施……這些都顯示北京希望香港「由治及興」。但這裏有3個層面必須理清,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一是本地經濟的層面,港府正努力搞「盛事之都」、「日夜都繽紛」,吸引旅客,也有點成效。二是香港與國際經濟的層面,除了香港自身努力(例如拚命吸引外資)之外,還需要中央在國際層面的協力,才不會讓外國把香港視為「中國的一個城市」,與內地無甚分別,這方面的難度愈來愈大。三是香港與國際政治的層面,這不是香港單方面能解決的問題,必須看中央如何根據中外利益和需要而調節政策,才能妥善處理。

如果不分清上述3點,就難以找到着力點,導致有時力不從心。例如港府必須按照「國家安全任務」行事,但外國則會把在內地出現的國家安全事例輻射到香港來,香港怎樣對外解說「兩制」也無法消除外國的疑慮,而內地也不會因應香港對外的實際情况而調節內地的政策。也就是說,不想增加香港的困難,但困難很自然就出現了。解困的版本只有重複「責在外方」、「他們不了解香港」。

──雖說此行以民生經濟為主,但政治和《基本法》第23條仍是官方的重點。夏寶龍在23條諮詢期將要結束時來港,已反映某種「時間上的巧合」。他沒有公開多談23條,但不少有身分的建制派人士就在這時大談23條,或多或少也有代言的角色。這些言論還表示,如果日後情况有變,還可以再立法。可見,講政治和國家安全仍是首要任務,只是直接放風還是轉彎放風而已。

──官方沒有大馬力地推動23條的內容,改用相對放緩的方式,因為市民對23條的反應十分平淡甚至冷淡,關心無用,改變無力,所以水面絲紋不動,更沒有吹皺一池春水,「反駁隊」出動的需要也少了。這也許跟原來的預期不同,所以,為免自招風浪,不如「有節奏和節制地」推行。同理,高調也會引來外國關注和批評,倒不如以靜制動,更為靈活。

不過,夏寶龍在港不斷強調「團結」,恰恰就在這時,新舊建制出現意見相左的事例。曾鈺成擔心「煽動意圖」打擊面太大,被抨擊為「造反」。意見不同,常事,但外界關注的是,「完善管理和選舉體制」後,利益和矛盾碰撞是否已由「反對派」轉到建制派內部?當然,無人有答案,市民也不關心;官方要「止亂」,也許一句說話就行,但這類小插曲可能還是出現。

(2)從政治公關層面看調研

──既要深入調查研究,最好有當面接觸。夏寶龍來港與法律界代表和傳媒高層會面,聽取23條的意見,不錯,好事。但已提出不少意見、同時代表廣泛前線新聞工作者的香港記者協會,並不在邀請之列。記得國務院港澳辦已故主任魯平來港諮詢臨時立法會等問題時,記協也曾應邀出席。

此外,民主黨也提了意見書,同樣不在直接對話之列。也許時代不同、形勢不同,需要也不同了。但市民會問:為什麼形勢會這樣變的?這種「變」有利於調查研究嗎?從政治公關技巧的角度看,其實可以運用「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原理,既影響不了大局,為何不放膽嘗試?

──夏寶龍努力親民,飲茶、探訪民眾,也是好事。其他國家的政要和官員也經常搞「政治公關騷」。不過,公關工作的一個原則就是盡量自然,雖有意圖但又表現得「漫不經意」,才是最高技巧。處理親民工作時,更不宜變成「擾民」。記得江澤民1998年來港時突然在馬鞍山的商場出現,與市民幾乎「零距離」接觸。可見,由市民口中說「親民」,不是比建制派說「親民」更有說服力嗎?

──夏寶龍會見各界,但事後較少披露詳情。也許會見的內容需要保密,惟如果披露一些要點,也可以中和外界感到「做騷」的感覺。其實,這些都是小小的公關技巧,用內行的術語說,「本小利大」,除非會面內容毫無新意或者不宜公開。這種技巧中國也用於國際場合,如果官方稍後同樣應用在這次訪港之行,或多或少可以增加一點透明度。

(3)客觀效果 如何評估

──夏寶龍在港期間,表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經濟復常和拓展國際空間,內地也宣布開放西安和青島的港澳自由行。持續的惠港措施,無論利益多少,多做無壞,自不待言。不過,什麼措施(包括過去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也好,香港人都會放在「得與失」的框架下衡量。例如,得的是經濟好處,但失的是「兩制」空間;香港得的是內地經濟支持,但失的是國際市場份額;香港得的是「國家安全」,但市民失的是若干政治權利;香港得的是整體發展機遇(如大灣區),但失的是資源配置的主動權………諸如此類,需要全面平衡。官方表示,所有出發點都是好的,惟判斷效果則要官民一起認同。所以,不少港人感到「鐘鼓饌玉不足貴」,因為這是在「但願長醉不復醒」之下獲得的。這能算是「幸福感」和「獲得感」嗎?這是漫長的工作,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欲速則不達。

──我想,香港人不反對維護國家安全,但眼前的問題是:更多國家安全的措施,能否增加官方的安全感?好像可以,但又好像不能。如果可以,就不會經常想着「遇新情况可再立法」啦!周而復始,如何穩定自信和外界的信心呢?我不質疑有關方面的需要甚至好意,惟民眾的疑慮也必須認真對待。

──更重要的是,國家安全與市民的訴求並不一定矛盾,不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相反,兩者是可以共融共通、調節和互相接納的。所以,「蟬噪鳥鳴山更幽」,不傷時局不添愁!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劉銳紹]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