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田方澤:盛事經濟抑或「傻事」經濟?

發佈於

【明報文章】特區政府推動盛事經濟,各區議會又交差要設「打卡點」,繼美職球會國際邁阿密球賽後,最近又有巨型心心「Chubby Hearts」,卻被公眾質疑斥巨資但缺乏美感、未能吸引遊人;近日深水埗「光劍攻殼」市集,又被指表演草率、市集不吸引。彷彿政府的努力都是捉錯用神。

「盛事」的定位?

如何理解「盛事」?翻查政府的2024上半年「香港盛事年表」,不少活動都與公眾理解不同——諸如嬰兒用品展、文具展、世界貨運研討會等業界展覽和會議,都列入在內。近日常討論的「夜繽紛」、「日夜都繽紛」及深水埗「光劍攻殼」市集,則不在列表中。不過無論哪一種,我們都見到政府付出的努力,透過舉辦各類活動,帶動消費,建立香港品牌。

然而活動能否創造長遠收益?各類商貿展覽,部分向來持續舉辦,暫且不談,但Chubby Hearts和各類市集,似乎未能吸引遊人。Chubby Hearts甚至惹來批評,認為首3日有20萬人次的統計不準確,以及混淆路過的遊人和刻意前往的遊客;深水埗市集雖以光劍作賣點,但電力安排失當、表演不吸引,市集銷售旁邊電腦商場的電腦熒幕,不見特色;舉辦如國際邁阿密球賽的大型活動,則考驗特區政府對活動的管理能力和介入程度;又如去年11月的World RX賽車,最終因工程延誤而取消龍和道直賽道,令公眾失望。這些事例都見盛事變「傻事」,反而影響市民和遊客對香港舉辦活動的信心。

另一方面,這些大型活動多是舉辦一次就完,未能吸引遊客再度來港,或建立香港形象。雖然政府想製造香港是有能力舉辦國際活動的國際城市印象,卻未有證據顯示這些活動能夠帶動長遠收益。

歸根究柢,如何理解「盛事」的定位?透過舉辦「盛事」,想達成什麼目標?香港是一個適合舉辦國際活動的城市、是國際展貿中心,抑或有本地特色的旅遊城市?這些活動用作推廣長遠的多次來港旅遊,抑或結合本地文化產業和各項活動,以建立香港品牌?當然這些目標並不互相矛盾,但似乎至今仍未見政府有清晰的解說,反而令市民感覺只為「交數」而做。

由奢侈品消費到「窮遊」

談到旅遊業,似乎當下需要正視一個問題——遊客的消費模式已經轉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憑着軟實力和獨特的城市景觀,香港吸引了中西遊客參觀和消費。開放「自由行」之後,一段時間我們依賴奢侈品消費;後來則是水貨。然而在疫情過後的今天,不少遊客已是來港「窮遊」,以及「小紅書」流行的「city walk」。

窮遊也好,city walk也好,其特徵都是減低消費、講究城市體驗。近年到麥當勞道和舊油麻地警署拍照「打卡」,便是例子。如果仍然希望像過往一樣藉「爆買」促進零售業,似乎捉錯用神。這些遊客的目標是開開眼界,不見得有意願和能力花大錢購物。香港是一個消費高昂的小城市,來一次幾天便可走遍,未必會再來。沒有大錢,考慮到民生影響,這類遊客又是否符合成本效益?

城市體驗可以是軟實力的體現,長遠對香港發展亦有好處。然而過去不少本地文物建築未得保留,標誌性的霓虹燈招牌則大量拆卸,我們是否仍能發掘香港特色、建立香港品牌?在網上看見一名小紅書「網紅」說,大量內地企業進駐香港,餐飲和店舖都愈來愈像深圳,將來也沒有必要再來港。鄰近的內地旅客都不來了,在如今的國際環境下,我們又有什麼可吸引願意消費的海外旅客?

必須承認,政府認為吸引的活動,似乎對不少市民來說都毫不吸引。截稿之日有傳媒透露,財政預算案可能提出每個月在維港放煙火,又是一個例證。盛事變「傻事」,固然悲觀,但也不是不可能。說遠一點,也跟如今政府在意願上和制度上,會不會、能不能廣泛聆聽和吸納民意有關。然而這一點,你知我知,我就不多說了。

作者是教育及時事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田方澤]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