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緻茵:深度遊不是「放煙花」 最忌「三分鐘熱度」

發佈於

【明報文章】《財政預算案》提到旅發局會推動沉浸式深度遊,創造新的旅遊體驗。「深度遊」究竟是什麼?「300窮遊香港」、「帶娃到港大走一天」是否深度遊?發展深度遊究竟是短期措施,還是長期政策?筆者前幾天出席研討會,有講者提到以「表現主導」(performance-led)方式治港的不足:政府要讓人產生「有為」的印象,於是不停推出措施和項目;KPI的存在,就是為了把表現量化,惟有些政策的成果卻難以被量化。

深度與速度,本身就存在矛盾。一些速效措施(quick fix),或許能讓人覺得政府反應快,但如果措施只是為了應急,就會觸不到問題的根源。深度遊要有深度,就不可能是一些今天說要開發,明天就能看到成果的項目;深度遊的效益,亦不能只以「創造了幾多GDP」來衡量。假如當局不是以「三分鐘熱度」的心態發展深度遊,應該怎樣做?

深度遊是否長期政策?

疫情差不多接近尾聲時,社會零星地出現了一些關注深度遊的討論;其中一個原因,是旅行社在疫情期間根本無法接待境外遊客,本地團(包括一些以深度遊定位的旅行團)成為了旅行社的唯一出路。其實早在10多年前,已有人創辦了「城市漫步團」,不過他們一直都是默默耕耘,未得到政策上的配合。

疫情後,政府以「Hello Hong Kong」重新吸引旅客,惟宣傳片呈現的香港,都是典型的香港:纜車、帆船、迪士尼。直到小紅書開始出現旅客在路牌打卡的照片、香港開關多個月後仍「旺丁不旺財」,深度遊才逐漸進入議程。

「深度遊」應否成為一項長遠政策,部分視乎這種旅遊文化形成的原因,以及它會否成為長期趨勢。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旅遊必然會愈趨多元化:第一,在資訊年代,旅客計劃行程的能力很高;以前是「山旮旯」的地方,旅客都能走出一條路。筆者認識的人中,有人在出版社工作,20年前他們出版的「旅遊天書」大受歡迎,現在已無人問津。社交媒體充滿各種專門資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這些資訊的提供者和消費者。人人按圖索驥,自然衍生出大量旅遊路線。第二,疫症令網上消費更普遍,我們不需等待旅行期間才「買爆」,加上香港價格上的優勢不及從前,更難以購物天堂作招徠。

深度遊的目標是誰?

一些旅行社負責人表示,香港深度遊的客源主要是本地人或外國旅客,內地客較少。雖說香港歡迎任何人,但如果深度遊要成為政策,就不可能漫無目的地推進。

旅發局近來與小紅書博主合作,推廣「深度」遊路線。假如深度遊是以內地客為目標,香港就不應只以內地城市為參考對象,發展自身的旅遊業。假如我們見到內地有夜市,就覺得香港也要搞夜市;見到內地有無人機表演,就覺得香港也要搞無人機表演,香港在內地客眼中的價值就難以提升。每月放煙火的消息一出,微博及小紅書等平台的反應都是負評居多,甚至有內地網民嘲諷「我們是沒看過煙花嗎?」

香港要吸引內地客,要突顯的應該是香港與內地的不同;油麻地警署、電車、路牌等一些「舊有」的事物,往往才是受內地客歡迎的打卡點。先不論有人來「打卡」,是否就等同香港已被深度了解,但上述現象,正好顯示內地客的旅遊經驗,已有別於20年前(當時中央正是以自由行挽救香港疫後經濟),而他們感興趣的,不會是一些見慣見熟的事物。

文化資源,影響一個地方的旅遊資源

台灣和日本都是港人一年有機會去幾次的地方。為何這些地方能吸引「回頭客」?深度旅遊能否持續發展,讓人百看不厭,很視乎當地有沒有足夠的文化資源。無論是流行文化,還是傳統文化,都能帶動深度遊,但這些文化資源都需要時間累積與創造。

以鄰近東京的埼玉縣春日部市為例,它本來不是旅遊景點,但卻意外地因漫畫《蠟筆小新》而成了文化輸出(主角小新一家居於春日部)。春日部市把握這個機會,透過整合漫畫出現過的場景製作旅遊地圖,甚至連小新遛狗的河岸都是景點。平平無奇的一條樓梯、天橋、一個十字路口都可以成為旅遊資源,這些資源是取之不竭的,前提是它們背後有故事,而故事之所以吸引,在於當地有很強的文化產業。近來日本舞團Avantgardey來港跳《科目三》宣傳,表示最想跟成龍合作;跳舞片段因爭議下架後,她們改為跳許冠傑的《打雀英雄傳》。這是否反映香港的文化輸出,仍停留在八九十年代?

深度遊也是賦予地區經濟和傳統作業自給自足能力、同時避免旅遊產生的收入流向小部分財團手中的方法。日本一些面對高齡化和人口嚴重流失的地區,就是透過藝術文化振興地區經濟。以2000年開始、每3年舉辦一次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為例,藝術家與當地義工以新潟縣南部十日町市一帶的空屋、廢校、棄耕地為素材,創造別具意義的裝置藝術作品,其中為人熟悉的,是2018年大地藝術祭上的作品:以燈光及水鏡活化的清津峽溪谷隧道(名為「光之隧道」)。作品與自然的聯繫,非生硬地加上一些燈飾就能創造出來。

路線策劃、人力規劃、研究與宣傳

深度遊需要各種政策配套,包括:路線策劃、人力規劃、研究與宣傳。筆者近來在電視節目中得知廣東台山市有一所「陳百強紀念館」,它位於一間學校之內,附近什麼都沒有,到訪的人也寥寥無幾。這反映所謂的「景點」難以獨立存在,亦無法帶動周邊經濟。

深度遊要有深度,除了導遊要有深度外,背後也需要研究支持,例如日本仙台市伊達政宗博物館裏就有一個伊達政宗研究室。那麼香港深度遊,是否需要結合香港研究?香港不乏獨特的文化習俗、人物、景觀、歷史和體驗;如有心推動,深度遊可成為帶動研究、地區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助力。

不過,一些有內涵、有代表性的旅遊資源,卻不是一時三刻就能「爆」出來,或單靠打卡「打」出來。深度遊更不是一個政策局獨力就能完成的任務;如沒有其他局和法例的配合,一些能吸引旅客的地點(如塗鴉和舊式路牌),隨時會消失。假如政府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其實不必急於向市民展示它的能力;因為時間到了、政策成熟了,大眾自然會看到成果。

作者是公共政策顧問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緻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