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葉兆輝:移民,點止數字咁簡單

發佈於

【明報文章】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最新人口報告,香港的人口在2023年底達到750.31萬人,比2022年的747.26萬人增加了0.4%。這是2021年人口下降之後連續第二年出現輕微的增長。主要原因是移民人數的增加,共增加了5.17萬人,這抵消了由於死亡人數多於出生人數導致的自然減少(negative natural growth),其中減少了2.12萬人。新增入移民人數其中,40,800人是持有單程證的人,他們是香港居民的配偶和/或子女。另外,淨移民增加人數為10,800人。這是包括了香港居民的流入和流出的人數和政府大力倡議的優才計劃的結果。

在此,筆者發覺最近社會中對報告中有一些重要的觀察被忽視,這對香港未來的人口發展非常重要。

新移民能否填離港者的技能?

首先,移民對本地人口發展的影響已成為最大的促成因素,而對未來的發展和作用會更大。根據政府建議,由於新冠疫情留在國外的香港居民應在整個2023年期間返回香港。在2023年下半年,由於內地和海外人士陸續通過各種計劃(如人才計劃)來港,香港永久性居民仍有流入。儘管2023年的年終人口比上一年多了超過7萬人來港,但淨增人數僅為1萬人。這意味着有超過6萬香港人離開了香港,其中包括年輕家庭的專業人士和年幼子女。根據英國政府內政部截至2023年9月簽發了約18萬份簽證,其中,大多數年齡在30至49歲之間,他們是專業人士和經濟活動最活躍的群體,他們還攜着年幼的子女。重要問題是,新移民能否填那些已經離開的人的技能。根據勞工及福利局最新的報告,人才引進計劃調查指出受聘專業人員的月收入中位數為5萬港元,是本地工資中位數的兩倍多。該調查還指出,他們的工資相當於GDP的1.2%。如果要做一個合理的推理比較,那些離開的人士的工資也會高於整體平均水平。此外,這些新流入來自內地的專業人士主要來自金融和IT行業,範圍比校傾斜和集中。多樣性和包容性對本地維持一個國際大都會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為了保持香港作為全球國際城市的地位並能夠吸引其他地方的人才,過度依賴內地移民,未必能夠維持香港的特性以作為國際超級聯絡人的功能。本地必須保持國際視野,密切監測人口組成的變動 。筆者理解地緣政治,西方國家人才或許難求,但可以從「一帶一路」國家招募人才,是實現人才計劃多元化的一個選擇。

對出生人數增長持謹慎樂觀態度

其次,2023年出生人數比2022年增加700人是一個重要迹象,因為過去數年,出生人數一直下降。這是首次出現這樣的增長,無論增幅有多小,都值得關注。雖然2023年的總和生育率仍為每名婦女0.70,遠低於2.1的更替水平,但至少下降趨勢已經停止。對於2024年的出生人數增長,筆者持謹慎樂觀態度,因為2023年的結婚人數也增加了40%(註)。由於香港大多數新生兒都是在婚姻關係中出生的,婚姻數量的增加將進一步推動香港生育率的增長。政府應該抓住機會,進一步消除這些新婚夫婦的生育障礙,並採取更多提高生育數量的措施,包括現金獎勵和其他家庭友好型的支持措施,以鼓勵生育。

老齡化更嚴重 需更具創造力應對挑戰

第三,老齡化問題將比以往更加嚴重。隨着預期壽命的增加,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從2022年20.3%增加了2.1個百分點,達到22.4%。根據目前的趨勢,這一比例將繼續上升,我們的研究估計2030年將達到30%的水平。如何在不給政府造成過多財政負擔的情况下管理老年人的福祉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我們需要更具創造力和創新性地應對老齡化挑戰。

移民對香港來說已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我們需要更加努力和堅定地解決留住本地人才和新移民,提升和維護社會和諧。移民遷入和本地居民的遷出,不單止是一個算術的問題,也包涵了一個城市的未來──她的特性、功能和定位。

消除年輕夫婦生育障礙至關重要,關心老年人的福祉也是具有挑戰性的。政府需要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心態來塑造香港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大都會。有時候,太過迷戀數字,而重要的是確保我們吸納移民的承載能力不超過我們的能力範圍,我們歡迎移民來補充我們不斷減少的人口,但也需要關注本地人口的福祉。香港作為一個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如果能保持其作為全球大都會和聯絡人的獨特性,將更好地為國家服務,而不僅僅成為內地的另一個城市。我們需要具備前瞻性規劃和遠見的包容性和多樣化,並必須找到有效的方法來應對低生育率、高移民水平和老齡化社會所帶來的挑戰。

註:參考STATISTA,2024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知識交流及發展)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葉兆輝]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