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灣區熱搜:珠江橋讓路高鐵 「雙橋煙雨」半壁換畫 穗首因重大公共利益拆歷史建築 舊墩移公園展示

發佈於

【明報專訊】素來重視古蹟保護的廣州,因要將廣湛高鐵線引入市區,不得不對2014年列入首批廣州市歷史建築的珠江大橋部分拆除重修。有64年歷史的珠江大橋是廣州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曾納入羊城八景「雙橋煙雨」。老橋的鐵路線是從西面入市區最順直的線路,故雖然專家組爭議多時,最終仍通過「保西改東」的折衷方案。

明報記者 司徒聰穎

珠江大橋於1958年10月動工,1960年6月竣工,同年10月正式通車,是廣州橫跨珠江的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大橋由東橋和西橋組成,東橋由中山八路跨越珠江至大坦沙島,西橋由大坦沙島跨越珠江接廣佛公路和芳村大道,二者合稱「雙橋」。無論東橋或西橋,都由左右兩邊寬達3條行車線的公路橋和中間的雙線鐵路橋組成。

這條大橋在廣州鐵路發展史上有重要價值,是廣三鐵路(廣州至三水)與粵漢鐵路(廣州至武漢)聯通的歷史見證。其前身是「南天王」陳濟棠治粵期間於1933至1937年興建的跨江橋「西南大橋」,後因建造商破產,僅完成部分基礎工程即停工。1958年修建東橋時,採用了西南大橋的老橋墩。

羊城八景之一 屹穗一甲子

修橋時,荔灣區出現「家家無閒人」盛况,建成後大橋成為廣州城區來往芳村唯一的陸路通道。1963年,珠江大橋以「雙橋煙雨」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首次評選的「羊城八景」。圍繞「雙橋煙雨」產生過大量詩歌、文藝作品,粵劇名家陳笑風創作的同名粵曲也廣為流傳,「雙橋」成為獨特的地區文化。

2014年廣州開始實施歷史建築保護制度,珠江大橋納入第一批歷史建築。珠江大橋因廣湛鐵路的修建而不得不做升級工程,根據去年6月在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公布的《廣湛高鐵所涉珠江大橋歷史建築保護方案》(下稱《保護方案》),其改建只涉及鐵路橋部分,由原本雙線普速鐵路升級為4線高速鐵路。這也使珠江大橋成為首個因重大公共利益需要必須部分遷移、拆除的歷史建築,也是自2016年《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實施以來,第一個要就遷移保護方案召開聽證的歷史建築。

西橋保舊貌「攝」新橋

記者上月到訪時,工程正緊密進行。施工期間,珠江兩岸車輛通行不受影響,東橋在改建前會先修築一座臨時鋼棧橋,保障民眾安全往返。根據歷史建築珠江大橋保護圖則的要求,橋樑主體結構包括各向立面、鋼桁架、鋼桁樑及鋼筋砼(粵音同,即混凝土) T樑、人行橋面均列入保護範圍。《保護方案》的原則為「保西改東」,未來西橋原貌將保持不變,在舊鐵路橋兩側「攝」入新橋,舊橋保留用作行人與非機動車通道。原本的路軌空間內可增添漫步、展示、零售等休閒功能,打造串聯西起芳村、經大坦沙延伸至中山八路的慢行系統。東橋的鐵路橋則會拆走重建新橋,保留兩處舊橋墩,拆走的另外兩處舊橋墩和一榀鋼桁架等構件將遷往大坦沙島的雙橋公園異地保護。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名城保護處二級調研員姜彥軍解釋,二線鐵路橋最低寬度要求16米。經前期勘測分析,西橋與兩側公路橋間距17.02米,具備兩側各新建兩線鐵路橋的空間,而東橋與兩側公路橋間距僅6.27米,無法「攝」建新橋。此外根據航道、行洪最低限制要求,新舊橋墩須縱向對齊,故須拆除東橋兩處舊橋墩。

根據《保護方案》,目前異地保護的初步構想為,拆下的鋼桁架放置在雙橋公園西園與東園之間的橋中南路上,可與行人天橋功能結合,作為雙橋歷史展示長廊;橋墩擬活化利用,作歷史文化展示;雙橋公園與西橋原橋、東橋通過城市漫步道串聯起來,延續「雙橋」在民眾心中的歷史形象及城市情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