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何喜華:財政整合計劃 損弱勢福祉

發佈於

【明報文章】新冠疫症在過去數年嚴重打擊本港經濟,導致政府財赤逾千億元。若因個別事件影響公共財政狀况,不足為話;但倘真出現「結構性財赤」,則要對症下藥。有意見或認為政府靠發債度日不可取,先使未來錢有違公共財政紀律;連同未計入發行及償還債劵,未來數年仍面對財赤(由2023/24年度的最嚴重財赤1733億元,至2026/27年度預算赤字472億元)。然而,最重要是發債的用途——若發債是為着應付非經常開支(例如基建工程、開拓土地等)而不是經常開支(如房屋、教育、醫療等),再視乎發債規模,似乎不至於憂心忡忡,甚或是適當的財政策略。

財政整合=減經常開支

不過,因應過去數年政府經常開支急增,當局亦要有兩手準備。為此,今年預算案其中一個亮點就是推行「財政整合計劃」。所謂「財政整合」,就是要壓縮經常開支增長、減慢非經常開支的上升速度,及增加收入。

說白了,最矚目自是減低經常開支。除了繼續推行公務員編制零增長之外,尤其是被認為「使大咗」、應節流「慳啲使」的,便是交通費補貼計劃和2元乘車優惠計劃。很明顯,這兩個計劃只是節流的起點,而非終點。

全面回購港鐵更徹底

先說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預算案提及過去數年開支倍增,其實最主要原因是本港交通費不斷上漲。市民的生活出行需求彈性有限,在票價按年調整下,補貼金額自然增加。因此最根本之策是控制車票價格增長,其中鐵路屬公共運輸系統的重中之重,行車走線覆蓋率接近全港各主要地區,公眾使用率非常高。

為此,民間團體一直建議當局全面回購港鐵,將鐵路服務視作公共服務一部分,主導票價,減低市民出行負擔。有意見或認為此舉會損害企業競爭力,有違自由市場經濟;惟鐵路運輸作為基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命脈,在本港本屬壟斷行業,就算作適當補貼由政府營運,效率不一定會降低。

長者獲優惠 不應被污名化

至於2元優惠方面,受惠者包括長者及殘疾人士,當中以長者為主。因此,很多人遂將矛頭指向長者,質疑有人濫用;由於補貼無上限,如同搭得愈多愈有「着數」,巴士公司、小巴營運商、港鐵等又可以多賺,卻要納稅人埋單。

然而當年推行政策的原意是鼓勵退休長者出行,避免因退休而足不出戶。其後政府劃一福利政策中「長者」定義為65歲(包括綜援);為鼓勵年滿60歲但未到65歲的準老年人口就業,近年再放寬受惠對象至60歲本港居民。為免財政上未能持續,近日有議員建議修改資助模式,例如限定每月長者補貼上限、限制每月次數,甚或劃定每次津貼額上限等,避免有人濫用。

其實絕大部分長者只是善用計劃,不應被扣上濫用之污名。再者,近年本港勞動力短缺,政府亦鼓勵長者就業,長者勞動人口參與率也逐年提升,補貼交通費亦間接有助長者投入勞動市場、貢獻經濟。假若當局要減低補貼金額,最根本的做法是引入按距離收費制度:不論長者是「長車短搭」或「短車短搭」,營辦商亦只能收取該距離收費與2元之間的差額作補貼;至於港鐵,若能夠由當局全面回購,便可劃一提供長者和殘疾人士的2元優惠,而不需補貼差額。然而,由於方案將直接減少營運商的收入,勢必招致反對聲音。

削社福開支 服務難改善

至於社會福利方面,當局強調不會因財政狀况不穩而收緊安全網,綜援和公共福利金計劃的資源不會減少,但社福服務開支增幅將大受局限。加上政府宣布來年推行資源增值計劃,未來兩個財政年度逐年削減社福開支資助。縱使當局早前宣布,只削減獲5000萬元以上資助的大型機構之津助,惟亦無改社會服務資源更形緊絀的事實。以社署各服務類別為例,每年佔最大比重(近70%)用於社會保障(如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等),其次為安老服務;其他如家庭及兒童福利所佔百分比極低;違法者服務及社區發展服務,過去5個年度資源投入增幅不足10%(見表)。

更甚者,在最新預算方面,社區發展服務開支更見減少(由2023/24年度2.256億元,減至2024/25年度2.234億元);各社會服務範圍的新增職位不多於10個(青少年服務1個、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7個),甚至出現負增長(違法者服務減少9個)。試問如何增加青少年社工人手以提升服務量?復康服務何以增加服務名額(例如服務精神復元者的中途宿舍、長期護理院宿位、服務智障者的中度弱智人士宿舍、嚴重肢體傷殘人士宿舍宿位零增長,照顧視障者的盲人護理安老院、兒童之家宿位同樣零增長)?

本港福利服務多年來早已未能趕上社會需求,未來更缺乏新增資源去應對需要。年老、精神復元者、智障、嚴重肢體傷殘者均屬弱勢,是社會中的無聲一群,他們的困苦又有誰知?當局在節流之時,絕不應忽視弱勢社群的福祉。

作者是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何喜華]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