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劉銳紹:人心不古非虛語 惶心不解君子意——「23條」通過後中外角力與香港應對之法

發佈於

【明報文章】《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通過,中外反應當然不一,看來塵埃未定,還會進入更具體的角力環節,驗證了「人心不古」(語出元代劉時中,指人心奸詐,不再古樸淳厚)。所以,面對外來壓力,更要鞏固民心。但毋庸諱言,「23條」通過後(至少眼前)仍未能消除民間疑慮。原因之一是官方重點要保護安全,但擔心部分民心外向,因而不理解或忽略了「君子坦蕩平常心」的主流民意,反令自己變得誠惶誠恐、謹小慎微、寧緊勿鬆地處理問題。這令我想起陳寶珠《情味甜也酸》的歌詞,引為今天標題:「人心不古非虛語」,「惶心不解君子意」(原為「蘭心」),恰是眼前光景。

(1)慎防美國將會狠招頻出

──美國經過數年部署和整合,看來已到狠招頻出的時候,尤其是今年11月將是美國總統選舉之時,不排除部分攻勢還會提前。可以預見的,將是更嚴厲的各種制裁、降低經濟評級、進一步限制科技產品、引發金融戰、提升旅遊警示級別、游說美商離開……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但有一點更重要的,就是從根本上動搖西方陣營對香港的信心,間接破壞內地借助香港經濟與世界接軌的基礎。例如,加快取消香港駐美經貿辦事處的特殊地位(近乎大使館待遇),取消已實行多年的貿易、投資和旅遊便利,使香港成為像內地城市一樣的中國城市。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早前來港,其後發表一段言論,強調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的「超然獨立地位」,可以直接向華盛頓匯報工作,是1997年之後才有的。外界理解為:這種地位,可能因應形勢變化而收回或改動。

如果上述兩種變動同時出現,即全面降低香港的國際地位,顯示狠招這時才正式開始,中美在國際層面的「超限戰」(超出任何限界的無形戰爭)將向縱深發展。

──相信中國也做了反制的準備,並「以引抗脫」:吸引外資,抗衡脫鈎。近期較明顯的迹象是:進一步加快分拆「歐美合流」(據聞習近平可能在5月訪問法國),借助外商(尤其是美商)與本國政府的利益分歧,減低美國的衝擊力。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就是一例,出席的85名高管人士中,34人來自美國跨國企業,比去年為多。

中國相信商人的「趨利基因」,有錢賺就來;他們忠於自身利益,甚於忠於本國的政治需要。這也是港府所持的理念,財政司長陳茂波的發言也有此暗示。從這個角度看,「人心不古非虛語」,同樣應驗在外國政府和外商身上。

──不過,上述對外商的判斷是否可靠?還有待驗證。內地和香港傳統傳媒近期多報道好消息,例如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Tim Cook)在北京的發言十分正面,並表示繼續在華投資。但他接受美國傳媒訪問時,卻是另一種審慎以至負面的說法,皆因蘋果公司正面臨美國政府重罰。無論背後是政治還是商業原因,中國如忽視外商的兩面性,也許又要多付代價。

其實,多年經驗證明,大型外商繼續在中國投資,皆因它們是「龐然大物」,投資巨大,不容易撤離;而且它們「有牙力」,可以與中國互相利用、討價還價,把利益最大化。但目前逐漸流失的是中型外資,「牙力」較弱,最容易成為中外角力的磨心,甚至是政治的犧牲品。中型外資流失的趨勢近年愈見明顯,佔了流失總量的頗大比例,甚或是主要部分。

所以,中國雖有某些反制力量,但仍需假以時日,才能提升綜合國力,全面對外周旋。這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務實的判斷。據《華爾街日報》稱,中國總理李強對外商「坦率承認了圍繞中國經濟與日俱增的擔憂,包括中國在房地產行業和地方政府債務方面面臨的愈來愈大的風險」。容或這是美國宣傳戰的手法,李強的原話不是這樣,但相同的內容早已見於內地傳媒的客觀表述,所以不能情緒化處理。

(2)不單穩定民心 還要凝聚民心

──在香港,官方指通過「23條」後,就可以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大家都想看到這個願景,關鍵是如何落實?眼前,最重要的不單是穩定民心,而是爭取民心所向;但似乎通過「23條」後,這種凝聚力量未見明顯。其中一個原因是官方解說「23條」時的審慎程度,作了寬鬆的解釋後,又處處要為日後各種可能性「兜底」。

例如,官方力陳「23條」不會影響新聞和言論自由,本來可以安市民的心,惟為了保險,官方經常突出「新聞和言論自由不是絕對的」。這是事實,也是法律的準則之一。這也許是官方的需要和策略;但在推銷政策時,必然產生「從緊執行」的疑慮,這也是避免不了的真實反應。

──其實,面對這種情况,務實的語言可作平衡。例如,官方被問及「23條」火速完成立法,但「雙普選」如何推動?官方答案是「現時不應發生容易引起不同意見的事件;『雙普選』是最終目標,但沒有時間表」。這是標準答案,但如果補充一句:「23條通過後,將會尋找適當時候,諮詢及處理『雙普選』問題。」效果會否更好?

──市民現時主要觀察兩點:一是「23條」如何執行?政治元素和法律元素如何分清?會否擴大至意識形態層面?速度如何?或有節制而行?二是通過「23條」後的經濟實效如何?市民欣賞官方推動刺激經濟的措施,可以「日夜都繽紛」,但如何衡工量值、計算各項活動的成本效益?也是市民關心的。

在這兩點上,不能側重第二點而忽略第一點;或全力推動第二點,在第一點上卻過分杜漸防微、密不通風。果真如此,只會把預防「極少數的可能性」,變成把市民都視為防範目標。須知道,市民還有一種真實的擔心,就是內地的政治文化輻射到香港來。所以,聯合國本年度的《世界幸福報告》顯示,香港的幸福指數連跌3年,由第77位跌到第86位,比台灣(31位)、內地(60位)還要低。「家庭開心指數」也連跌4年,今年只有6.43分(10分滿分,見和富社會企業與東華學院護理學院的調查)。這些數據都必須正視。

(3)如何應對香港內外形勢

──既然「23條」已經通過,完了官方一個心願,那就像官方所說,集中精力拼經濟、努力實踐「由治及興」,自覺地寬鬆處理政治問題,還要主動防止(甚至告誡)來自各方的「精忠活躍症」;讓市民慢慢適應,毋須一步到位,徒添緊張。近日中國香港舉重健力總會「香港為國家」的口誤事件,有關方面處理得宜,希望有公權力的人帶頭創造融和氣氛。

──1960年代末期,港英政府也立緊急法例。其後,它按其需要改善民生、社會和政治環境;前兩者是快速的,後者是漸進以至緩慢的,但讓市民擁有前行的真實感。我駐英時問過前港督麥理浩,他直認這是政治需要,爭取香港民心,藉以跟中國談判香港前途問題。可見,政治和經濟可以雙線、分速進行,但毋須「惶心不解君子意」,我自巋然不動。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劉銳紹]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