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蔡曉瑩:藝術三月:如何讓文藝走進生活

發佈於

【明報文章】「藝術三月2024」雲集城中文藝界的各類活動,從影視娛樂博覽、金庸百年誕辰紀念展、ComplexCon,以至藝術@維港都獲得廣泛關注。其中近日舉行的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更為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首度籌辦的國際藝文領袖交流活動。加上巴塞爾藝術展、Art Central、香港國際電影節等盛事,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定位。

在文體旅局及各藝文機構投入大量資源和努力,鞏固香港在國際展覽及盛事的優勢之外,如何進一步拉近市民與文藝活動及社區的關係呢?

社會參與藝術的啟示

藝術家Pablo Helguera在其著作《社會參與藝術的10個關鍵概念》(Education for Socially Engaged Art: A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Handbook)指出,不少當代藝術家將創作概念連結社群生活經驗,凝聚社會不同個體、社群及地區的共同文化和價值觀,同時啟發人們與自我的對話。其形式可以是行為藝術(着重現場)、公共藝術(傾向靜態展出)、偶發藝術(強調當下)、社區藝術(推動社區發展)等。社會參與式藝術是一種多場域的互動,不少學術討論指出其性質介乎藝術與社會工作之間。

無可否認,兩者都為社區增加凝聚力,但社會工作更常按照一套信念和價值觀系統推動社會公義,藝術家則可以跨越媒介和時空的藝術方式加強議題張力,促進社會互動及對話,傳達不同想像和思考角度的可能,甚至將問題或社會討論放大,以創作象徵着更大的社會論述,開放人們對日常生活的想像及反思。

藝術計劃的案例:藝術家與地區居民

不少地區都有社會參與藝術的先例可循。例如在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是全球最大型的國際戶外藝術祭之一,旨在以藝術為橋樑連接人與自然,以農田作舞台。

藝術家利用部分空置廢棄的學校及房屋開展地方再造,探討在農業地區逐漸衰退的社會,藝術如何為當地居民及地域資源建立互動,並以手作教室、公共藝術、體驗祭典等結合大自然景觀。計劃以藝術的想像力喚發地區活力,在藝術創意與地區文化結合的條件下,重新激發當地居民對社區的集體回憶及經濟產業,推動文化旅遊的國際發展。

而在台灣,2011年藝術家王虹凱創作《咱的做工進行曲》,重新回到雲林虎尾糖廠,由糖廠退休工人自己錄製機器操作聲音,讓在地人思考每日生活經驗及反思環境的聲音。

社會參與藝術在香港

今年的藝術三月,筆者有幸參加藝發局推出的「城中藝遊」。繼上次的大坑藝遊後,是次行程為元朗的藝遊路線「圓塱食誌」。本地的藝遊體驗非常獨特,廣受歡迎及好評,值得推薦給所有市民及旅客。

該活動連結藝術活動與文化旅遊的體驗,由本地策展人張慧婷、陳子琳、項淑儀策劃,以6個場地特定的藝術創作,引領市民和遊客重新想像及藝遊元朗,參加各種體驗活動,以不同角度感受「圓塱」(元朗昔日地名)風土人情。當中包括「珍味傳千里」醬油廠導覽及醬油版畫體驗、在大生圍的「苟簡之塘」田野錄音工作坊、「小鄉有大洲」非洲外帶等豐富的在地藝遊活動。

本月筆者就參加了由環境藝術家黎慧儀創作的活動「屋企有塊小稻田」工作坊。從抵達稻田開始,參加者紛紛讚嘆少有感受到香港的遼闊自然。跟隨藝術家引領,安坐於稻田之前,大山之下,藝術家帶領參加者靜心感受石崗的自然地勢,合上眼細心聆聽大自然中,風與稻草刷身而過的聲音、不同品種的鳥兒「相聲」的熱鬧、桃花源般的白房子的生活聲音。參加者透過導賞亦可了解更多環繞稻田的大山,例如雞公嶺,並介紹以往曾經出版有關香港稻米種植的插畫作品等。

參加者亦在優美自然環境中,以「創不同」協作的陶瓷媽媽製作的大山陶瓷,畫上每個人對稻米播種的期望。每名參加者也會將以雞公碗盛載的小稻帶回家,嘗試在家中照顧,感受稻米文化和反思人與自然的日常。

更多本地的社會參與藝術,例如旅遊事務署主辦的西貢海藝術節(2022至2024年)及鹽田梓藝術節(2019至2021年),亦是廣受關注的社會參與藝術項目。

由本地及海外藝術家、年輕人和村民一同創作,以藝術為媒介,結合島嶼上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精神等,帶來與地區密切相關的藝術活動和交流。例如在糧船灣的「大頭蝦的日常——水下攝影工作坊」,以生態攝影連結島嶼的生物多樣性;在滘西洲舉辦的「香港非遺——蒸籠竹工藝體驗」,帶領參加者學習編竹技巧,製成廣東蒸籠。

不少人表示樂見香港有更多的社會參與藝術項目,啟發本地市民及旅客以不同角度,藉文化及藝術作橋樑,重新發掘和想像香港的地區生活、人與自然的關係及連結社群與記憶。除了鞏固香港在國際展覽及盛事的優勢,希望更多文藝活動能夠讓文藝走進生活,拉近市民與社區和自然的關係。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藝術設計系副系主任及助理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蔡曉瑩]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