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教育

歷史科引李小龍電影資料 問港文化經濟角色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昨日考畢,卷一4揀3作答的歷史資料題,其中一題觸及20世紀下半葉時的香港電影及藝術發展,問考生是否認同當時「香港在亞太區扮演着文化和經濟方面的中間人」。有歷史科教師表示,過往較少考問「中間人」角色,指考生須先定義後分析,又指每題均有「伏位」分考生高下,但整體深淺程度適中,試題問法直接。有考生指香港史試題考香港文化是意料之外。

DSE歷史科分為兩卷,今年共有5277人報考。卷一佔全科60%分數,考生可4揀3作答,各題附歷史資料供參考(見表)。去年卷一不見香港史題目,今年則有一題考香港電影及藝術發展。另有中國史試題,問內地在20世紀初,能否被視為「外強中乾」;歐洲史試題分別涉二戰前歐洲局勢,以及20世紀下半葉的歐洲經濟統合。

教師:香港史題相對簡單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歷史科主任謝榮燊表示,香港史題目相對簡單,指香港文化延續至今,「如果考生對居住地有一定認識,就不難作答」,惟長題目中「中間人」一詞較少見,稱考生要先下定義。他認為,鍾情港產片的考生選答此題須更小心,勿以課程範圍外的千禧年代電影作例,「例如《少林足球》那些就一定離題」。

卷一亦有歐洲史試題問軍事擴張的影響。謝榮燊說,若考生只闡述國與國之間的敵對情况,未提有國家因此結盟,「得分可能會減半」。

至於另一題考歐洲經濟統合,謝稱過去數年均沒考問,料不少考生「貼中」主題,惟他指該題最艱澀,其中要求考生援引資料並分析是否同意「在1993至99年間歐盟在世界貿易上處於有利的位置」,考生或不解資料中的貿易差額數據,甚至不知道代表什麼,「做做下才發現不對路」。

至於佔全科40%的卷二論述題,考生須7選2作答,考中國史的一題要求「探討1921至49年間中國共產主義革命在不同時期的特色」。謝榮燊相信較少考生選答,稱1921至49年間屬國民黨時期,課程上較少側重該時期的共產主義革命,料考生或對此不太了解。

DSE將於本周內完結,餘下的倫理與宗教、旅遊與款待分別在今明兩天開考。昨在港島東一個試場,部分考生結伴冒雨跑出校門,高呼「考完喇」並相互擁抱,為其DSE歷程作結。

考生稱意外考文化發展

歷史科考生盧同學稱卷一較卷二困難,但自覺表現中規中矩。她對香港史一題側重文化發展感意外,「沒有想過會出香港史(的試題),就算出亦以為會考政治,如日佔時期,沒想過會出文化及經濟方面」。考生李同學則稱,因鍾情香港電影而選答香港史題目,惟不太掌握20世紀末香港的經濟影響,答題時並沒着墨太多,沒信心取高分。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