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IMF世貿經合組織 看好今年貿易 料全球增速至少按年增1倍

發佈於

【明報專訊】全球經濟被疫情打沉,加上地緣政局及各地央行加息,元氣尚未恢復,最近全球貿易卻展露曙光。三大經濟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貿易組織(WTO)、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均看好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部分預測較去年增幅加快至少一倍,惟地緣局勢續成風險。市場一度憂慮經濟「去全球化」,但數據顯示貿易關係正在重塑,隨政局發展成兩大貿易圈(西方跟中俄)。外界對此看法分歧,有組織憂慮「貿易碎片化」損害經濟,亦有金融界人士認為貿易網絡整合後,有望支撐全球經濟復蘇。

明報記者 鄭智文

綜合報道:《金融時報》、路透社

地緣政局發展成兩大貿易圈

近數月IMF、WTO、OECD先後發布經濟預測,三方均看好全球貿易。OECD預測,全球商品及服務貿易今年擴張2.3%,明年加快至3.3%(見圖1),均比去年增速1%加快1倍至2倍。IMF最樂觀,預測今年全球貿易量按年回升3%,明年再升3.3%,比去年增速0.3%大幅加快,但不足以重返疫前2006至2015年間的平均增速4.2%。WTO未有披露對服務貿易的預測,但指去年世界商品貿易量按年跌1.2%,預期今年反彈2.6%,明年漲3.3%。

近期歐盟兩大龍頭國的貿易均見改善,法國3月出口按月增長2.9%,將貿易赤字收窄至3年來最小;德國3月出口按月增長0.9%,進口升0.3%;首季出口按季反彈3.2%,進口漲1.7%。貝倫貝格銀行經濟師Salomon Fiedler形容,歐元區外國貿易反彈的迹象已較預料中早出現,尤其出口。

WTO預料,今年全球對貿易商品的需求主要由非洲、亞洲兩大地區支撐,非洲進出口今年更會跑贏全球,料全年進口量按年升4.4%,出口量升5.3%;另料亞洲今年進口量按年升5.6%,出口量升3.4%。其他地區今年進口量料持續疲弱,WTO預測北美、中東各增1.0%與1.2%,歐洲增長0.1%。

OECD:中國以至東亞將成主要動力

OECD首席經濟師Clare Lombardelli表示,周期性復蘇帶來很多增長,貿易亦隨廣泛經濟而增長,當中中國以至東亞將成經濟活動的主要動力。首季全球貿易改善,已帶動歐盟大型經濟體按季增長0.3%,為一年半以來最強勁;中國4月外貿亦報捷,按美元計,出口總值按年增長1.5%,進口總值增長8.4%,均勝市場預期,兼扭轉3月頹勢。

匯控(0005)主席杜嘉祺上月表示,要判斷全球貿易是否持續復蘇為時尚早,但有迹象顯示貿易周期見底,該行近期亦將今年全球貿易額按年增速由1.8%上調至2.5%,明年續有3.4%增長。IMF首席經濟師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同樣審慎樂觀,指全球經濟離衰退很遠,軟着陸在望,惟其增長及貿易仍較歷史平均數弱。

WTO:地緣政局未持續推進「去全球化」

據WTO分析,去年全球商品貿易量跌1.2%,貿易額跌多達5%,主因是能源昂貴、通脹高企,非能源出口國的歐洲國家貿易進口量尤低。能源價格取決於地緣政局,三大組織均憂慮局勢會損害往後的全球貿易增長。

IMF與WTO都點名提及紅海危機,IMF憂慮局勢可能會延長貨幣緊縮政策,稱軟着陸之路不會容易;WTO認為,紅海危機至今影響相對有限,汽車、化肥、零售等行業已經吸納了影響,地緣政局亦未有持續推進「去全球化」。

杜嘉祺的觀點與WTO相近,形容比起「去全球化」,現時是「再全球化」,全球供應鏈正重塑,例如亞洲區內的經濟整合。他指出,地區發展受惠於貿易協定,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等,亞洲與中東之間聯繫加深,為兩地帶來商機。

西方跟中俄貿易圈跨圈貿易顯著跌

俄烏戰爭是「貿易碎片化」其中一個契機。IMF比較過西方貿易圈與中俄貿易圈於戰爭前後的增長差距,跨圈貿易增長於戰爭爆發後減少約5個百分點,同圈貿易增長則減少約2.5個百分點(見圖2),其中化學品及機械範疇尤其明顯;該範疇的跨圈貿易增長戰時較戰前的減幅,比同圈多出4個百分點,反映俄烏戰爭重挫跨圈貿易。IMF擔心貿易碎片化繼續的話,例如部分國家就貿易施加限制,規模經濟的效益會大幅減少。

WTO亦不看好貿易碎片化,其總幹事Ngozi Okonjo-Iweala將其形容為風險,主張強韌的供應鏈與穩固的多邊貿易框架才能推進全球貿易復蘇。

WTO首席經濟師Ralph Ossa補充,部分政府懷疑貿易的好處,有意將生產線搬回本土,並改與友好國家貿易。他指出,全球兩大航線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各有阻滯,前者淡水不足,後者貨船迴避,對貿易前景均屬下行風險。

[企業地球村 ]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