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學者:帶文化消費目的 宗教感弱

發佈於

【明報專訊】對於年輕人群體出現「寺廟熱」,有分析認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中,這是一種青年亞文化,來助其排解焦慮、表達自我;也有學者認為,年輕人去寺廟屬於帶有「文化消費」目的的行為,宗教感較弱。

上海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佛學研究者成慶一直主攻明清禪宗史、近現代佛教史,他近年在一間小寺廟舉辦佛學基礎的普及講座。但這個領域此前一直很冷門,這兩年則愈來愈多年輕人,特別是白領來拜訪。

成慶近日對本報記者指出,年輕群體總體現在進入寺廟的數量急劇增加,這裏面一部分是文化認同的需求,比如有些年輕人喜歡古建築文化,傾向於去一些古寺廟;一些則是喜歡寺院的氛圍,屬於泛傳統文化傾向的群體。

未來不確定 只能投身玄學

他稱,另外一部分有明確的心靈方面的需求,想要在佛教寺廟中尋找到某些觀念出路。但專門找寺院去禪修還是相對數量少,「因為舉辦活動的寺廟少,而且能夠持續吸引年輕人的寺廟更少。比較成熟的寺廟如(江西)諾那塔院,但都是少數能夠符合年輕人胃口的道場」。

成慶曾在一個播客節目指出,像他們在70年代生的人,關注集體主義的議題,例如家國情懷、對社會的關切,所處的社會也正在上升期。現在年輕人開始面臨社會結構的轉換,更加關注人生意義的問題,但同時他們未來的社會「比上一代要不確定得多」。因為未來太不確定,只能投身於「玄學」。他還提到,「當一個年輕人來問你哪個寺廟比較靈,說明他的信仰或精神生活是一種非常快速的消費」。

分析:屬亞文化 助排解焦慮

成慶補充指出,上述兩類「寺廟熱」仍屬於宗教感較弱,非追求純粹的佛教信仰,更多關注的是文化層面,帶有某種新興階層的「文化消費」目的。

中國青年研究去年一篇題為《迷失抑或救贖?——當代青年『求神拜佛』現象的群鑒、成因與對策》文章則指出,自我療癒式地走進寺廟祈福許願、期望獲得救贖,實質上是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一種青年亞文化,映射出年輕人存在的焦慮、迷茫、糾結等多重生存境遇和社會心態。

(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