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明報65周年報慶】挺直筆桿 力守專業

發佈於

【明報專訊】社會環境轉變下,《明報》上下繼續發揮專業精神,以紮實報道揭示社會弊端,為民喉舌。同事過去一年繼續獲各大新聞獎肯定,共獲28個報道、寫作及攝影等獎項。香港報業公會「2023年最佳新聞獎」中,《明報》共奪12獎項,其中「JPEX涉無牌經營虛擬資產業務及詐騙偵查系列」同時獲「最佳經濟新聞寫作(中文)」冠軍及「最佳獨家新聞」亞軍。

本報的JPEX系列偵查報道,事緣一宗不太起眼的突發新聞,去年有內地人來港追討款項遇襲,及後記者對坊間經營虛擬貨幣有疑問,爬梳相關法例條文、接觸事主,放蛇參加網紅推銷活動,再向證監會電郵查證,醞釀兩個月才衍生報道。

JPEX報道 各地公司逐一查冊爬梳

負責同事之一偵查組資深記者陳亦瀅主力跟進查冊工作,包括翻查涉事公司在美國、澳洲、加拿大、台灣、迪拜等地資料。她形容,各地查冊方式有異,需逐一摸索,而案件涉及公司與人物眾多,亦要小心核證及整理,才找出了脈絡。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當局上月就推動虛擬貨幣場外交易(OTC)監管完成公眾諮詢;證監會亦加強公布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名單,增加透明度。

查冊是偵查報道重要工具,近年當局增加查冊限制,其中今年1月起運輸署推出新措施,傳媒查冊須額外申請,由運輸署長決定批出與否。陳亦瀅以近年公司註冊處查冊遮蓋事主身分證部分號碼為例,調查過程若遇同名同姓者,記者難完全確認某人身分,需另從多方面核證才能更接近真相,增加報道難度。

本報「賀建奎獲批高才通」系列報道,亦獲頒中大新聞獎「最佳文字新聞獎」大獎及報業公會「最佳獨家新聞」季軍,報道引發巨大迴響,促使政府堵塞高才通申請人毋須申報刑事紀錄的漏洞。

《明報》記者除立足香港,亦放眼世界,不時派記者親赴境外採訪,務求將第一手新聞材料帶到讀者面前。日本3.11地震已過去13年,福島核事故延禍至今,日本去年8月起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日稱ALPS處理水)引發國際爭議,本報派記者到當地採訪,系列報道獲報業公會「最佳新聞報道」優異獎。

赴日直擊的資深記者施晉宇表示,報道聚焦核污水排放對當地漁農業影響,以及震後重建進展,藉與當地漁民、農民、學者訪談,立體呈現當地人感受。他說,核污水受港人關注,但意見兩極,有認為很危險,亦有對日本當局很大信心,他冀藉報道令讀者有更全面認知。

發掘不同時代題材 攝記心思不減

一張好相片,能助讀者以更直觀方式掌握新聞,《明報》記者過去一年繼續以好影像記錄大小事件或震撼人心的瞬間,共11項作品奪報業公會及攝影記者協會的新聞獎項。其中去年9月對本港造成嚴重破壞、當局形容為「500年一遇」的黑色暴雨,意外揭發紅山半島大量僭建,攝記曾憲宗以航拍機攝下建築物僭建與山泥傾瀉同框的畫面,奪得報業公會最佳圖片(新聞組)冠軍。

曾憲宗說,拍攝當日下雨,要待雨勢減弱才可放航拍機,一度擔心受地理限制,信息接收不佳,影響拍攝效果,幸最終順利。他認為,新聞相片具價值,因圖片傳播快,亦較文字更能在第一時間傳遞事件內容。入行近10年,曾憲宗說以往香港有很多請願、遊行,近年攝影素材減,惟相信不同時代有不同拍攝題材,只要觀察更多即可發掘。

疫後香港常言復蘇、舉辦盛事,巨型黃色橡皮鴨去年相隔10年重臨維港,攝記鄧家烜到金鐘海旁拍攝圖輯,憑細節觀察找到一人持黃鴨書封面放在臉面,與背後兩鴨相映成趣,奪得報業公會最佳圖片(特寫組)季軍。

鄧家烜說,攝影之前特意借書了解黃鴨背景,再到現場拍攝,認為只要放開想法,可找到意想不到素材。香港回歸逾26年,他期望在「50年不變」餘下一半時間裏,以鏡頭記錄在港發生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