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閻小駿:保持香港的生活方式長期不變

發佈於

【明報文章】保持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是「一國兩制」方針與《香港特區基本法》的莊嚴承諾,也是新時期香港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的客觀需要。香港基本法第5條明確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

2022年7月,國家領導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之際再次強調,一國兩制「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這清楚表明,保持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變,作為一國兩制制度的重要內容,亦將為期長遠。

保持自己生活方式 乃偉大城市基礎

「生活方式」(lifestyle或style of life)是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於上世紀20年代所創的名詞。在其經典著作《R小姐的案例:一個生命故事的解讀》中,阿德勒認為,「生活方式」乃是指由童年時期就開始形成的一個人的特質(character)。他寫道:「生活方式乃是個人直面生活以及回應對於個體存在之各種挑戰的獨有方式……(關乎)一個人怎樣體驗、思考、期望與行動,以及其人如何感知(世界)和如何利用感知的結果。」(註)

如果生活方式界定每個個人的獨特存在,一個城市的生活方式同樣塑造與錨定這個城市集體的特徵和性格。可以說,能夠不間斷地保持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每個偉大城市得以卓爾不群的重要基礎,也是其比較優勢得以發揚光大的強大動力源泉。

城市生活方式的特性,不斷影響甚至定義生活在城市中的每個人;反過來又被城市人群的共同生活歷程與共同集體記憶所哺育滋養,相得益彰。香港特有的生活方式,是香港之所以成為香港、香港人之所以成為香港人這一重要意義構建過程的核心組件,也是一國兩制政治構想的邏輯起點。

保持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長期不變,是堅持與完善一國兩制的題中應有之義。但若如阿德勒所說,生活方式乃是個體對時代挑戰之回應的話,要在科學技術、人文思潮、氣候自然、地緣政治乃至人類探索均發生前所未有變革的大時代,保持原有生活方式的不變,其實也殊屬不易。

香港生活方式特性 首先體現於高度自由

而要破解這一難題,可行的辦法,恐怕還要從中國先哲所說「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這句話中獲取智慧。「大」,就是大的原則和精神;「小」,就是事物具體的實現方式。把握好香港生活方式需要堅守的大原則,在具體問題上隨時代變化或取或捨,就會變得相對容易。香港的生活方式中,究竟蘊含哪些需要長期堅持的大原則?我認為,概而言之,自由、開放、法治和友愛是香港固有生活方式中所必不可少的4個基本特質。

香港生活方式的特性,首先體現於城市生活所享有的高度自由。香港的自由,由憲法、基本法和本地法例所共同構成的法律框架所界定,由公權力予以保障,體現在廣大香港市民於信息、選擇、資金和交流等多方面所享有的高度自由。

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人們在信息獲取、傳播、交換和表達方面的完全自由,是香港成為國際自由港、國際金融中心和亞洲國際都會的制度基石,也是香港生活方式最重要的特徵。香港生活方式,還強調個人的選擇基於自由意志,不受法律之外的干預。從個人生活方式、市場投資行為,到選擇受教育機會、職業發展,香港市民在生活中自由做出各種選擇的權利,受到法律的保障。

資金的自由,意味着香港市民習慣於一個與全球接軌的自由金融市場,資金可以在此自由流入、流出、增值和為合法所有者自由利用。而交流的自由,則既包括人員往來,也包括貨物流通,兩者在香港都享有高度自由。這些由法律所保障、範圍廣泛的自由和權利,共同構成了香港市民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環。

香港生活方式必定是高度國際化與高度開放的。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在世界範圍內很早就實現了全球化和開放化,可謂是全球化浪潮的先驅和最早的親歷者。於每日生活中,香港人讀的報紙、看的電視、日用的商品、使用的食材,乃至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教材、職員在辦公室處理的電郵,都可能來自全球的若干不同地方,在香港這個全球化的東方交匯節點匯集一堂。

香港人習慣於自己的同學、朋友、同事甚至家庭成員都可能來自不同國家。很少有香港人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把「本地的」和「全球的」這兩者截然分開。高度國際化的生活方式,造就了香港人對世界的開放心態。香港人的所思、所想、所爭論、所表達的,往往與世界的最前沿話題保持高度同步。全球即在地,在地即全球,國際化深深植入香港人的生活日常。

香港人的生活方式,講究規則意識。規則意識不單是指香港社會引以自豪的法治精神,同時也包括浸潤於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際交往節律中的強大契約精神、守約意識和一切照章辦事的擇善固執。開埠百多年來,維繫香港這個大都市持續運作的,正是日積月累的一整套辦事的規矩與程序,以及嚴格遵守這些規程、篤信程序正義的香港人。凡事按規則來、依法律辦、制度勝過人,這些早已成為港人規則精神的共識所在。

香港的生活方式,還蘊含着濃厚的守望相助情誼,及現代法律制度保障下的互相信任。香港人重街坊,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友愛與關心。從每個人清早出門與保安阿姐的互道早安,到行山路上大家各盡所能幫助陌生傷者,媒體上所說的香港人的「冷漠」,實際並非常態的生活體驗。相反,高度的人際信任、陌生人之間的善意,以及廣泛意義上的鄰里關愛,相信才是真正生活在香港的切身感受。

曾暫居港大的台灣作家龍應台在其散文〈詠兒和慧兒:文明小論〉中,曾描述她在香港遇到的專業、善良、優秀而敬業的牙醫慧兒和接待員詠兒。巧的是,龍應台所記述的黃慧兒醫生,也正好是我來港工作的第一個10年間大學保健處所安排的牙科醫生。龍應台在文中問到:「文明,你說得清它是什麼意思嗎?在香港,看一次牙醫,就明白了。」她說,「詠兒和慧兒的專業敬業、春風如煦,不會是她們的個人教養和道德如何與眾不同,而是,她們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制度支撐着她們,使得她們能夠如此。」

龍應台寫道,「在詠兒和慧兒的春風如煦的後面,藏着好多東西:有教育理念的成熟與否,有管理制度的效率高低,有社會福利系統的完善不完善,有……經濟力量的強或弱,有人的整體文化素質的好或壞,有資源分配的公平合理或不合理……後面有一層又一層錯綜複雜的社會網絡與基礎結構在襯托和支柱」。

保持香港原有生活方式長期不變的莊嚴承諾,又何嘗不正反映出國家對港式生活背後起到這種支撐作用的優質制度資源,所給予的尊重、珍視與保護?

香港面對的時代課題

在百年未有的時代變革浪潮下,一國兩制固然需要更加與時俱進;但是,回到一國兩制初衷,認真思考那些在歲月變動中我們應該珍視、尊重甚至守護的,亦同等重要。今天,我們已築起在香港特區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的堅實防線;接下來,如何更好地保障香港自由、開放、法治與友愛的生活方式,如何更好彰顯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的特殊優勢,如何引領香港社會在保持原有生活方式的同時,積極回應新的科技、社會變革浪潮,必將是大家需要共同作答的重要時代課題。

註:Alfred Adler, The Case of Miss R.: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Life Stor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29, p.50

作者是香港大學中國制度研究中心總監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閻小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