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採天秤流動機械私人工程 7月起須用智慧警報系統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本港近年發生多宗嚴重及致命地盤工業意外。屋宇署7月1日起將於首次批准私人發展項目上蓋結構圖則,或批准經重大修訂的上蓋結構圖則時,根據《建築物條例》施加條件。凡預算成本逾3000萬元並使用流動機械及塔式起重機(俗稱天秤)的建築工程,承建商必須採用「安全智慧工地」警報系統,以提供合格監督。

發展局去年2月起已要求預算成本逾3000萬元工務工程承建商必須採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資助私人工地方面,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去年4月起已將每名申請者可用於「安全智慧工地」系統的資助由600萬元增至750萬元。

據屋宇署向業界發出的通函,系統會向流動機械操作員及進入危險區周邊範圍的地盤人員發警報,提醒有被機械移動構件輾過或擊中的風險。操作流動機械的危險區須由安全主任按風險評估釐定,但任何情况下危險區範圍與流動機械距離不得小於2米。

另一系統會向天秤操作員及進入危險區周邊範圍的地盤人員發警報,提醒有被吊鈎下的移動荷載擊中的風險。天秤裝卸危險區須由安全主任按風險評估釐定,但任何情况下危險區範圍與吊鈎半徑範圍距離不得小於7米。吊起的荷載與觸發自動警報系統啓動的裝卸區範圍之間最小安全距離不得小於3米。

工權會稱好事 憂小工地常觸警報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認為,將私人工程與工務工程要求看齊是好事,形容「方向正確」,系統有助提醒工人對危險範圍提高警覺。她關注部分工人需在吊運區域或機器附近工作,且部分工地較小,工人需穿插不同位置,可能經常觸及警報,「如果吓吓都咁響會否擾亂工作?」當警報愈來愈多,可能令工人注意力減低或麻木。

蕭倩文認為,政府未來應檢視使用相關科技後工地操作情况、成效及困難,亦要給承建商更多支援。

建造商會:樂意配合

建造商會會長林健榮表示,所有對安全有幫助的措施,業界都願推行和樂意配合。他說以往私人工程使用相關警報系統不多,但相信隨着更多資助和誘因增加,習慣和文化改變,會有更多私人工程使用。他說商會未來亦希望增加誘因鼓勵會員使用科技加強工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