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緻茵:「無處不旅遊」與「過度旅遊」

發佈於

【明報文章】早前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倡「無處不旅遊」理念,以充分發掘香港的旅遊資源。為加快落實理念,當局正構思成立「專班」,結合政府內外人士作深入討論。連日來官員和議員都就此提出意見,包括發展「紅色旅遊」、發掘社區新景點、美化街景、呈現電影的部分場景等。簡單來說,或許是景點背後的故事,或許是社交媒體累積的口碑,任何地方的一草一木都可成為旅遊景點。

筆者當然期望「專班」能夠推出各種新穎構思;而既然專班的任務就是落實「無處不旅遊」理念,那麼如何把理念落實才是對香港、對業界、對社區、對市民而言最好,專班都不能忽視。

港大校園曾被遊客迫得水泄不通,校方本月起實行預約措施。港大本身有完整的管理架構,校方尚可因應情况實施人流管制,但假如一些深入社區,甚至是接近民居的景點真的「爆紅」,要實施人流管制恐怕並不容易。「無處不旅遊」是一個概念,落實關鍵在於當局預視(foresee)問題的能力,如果只靠「見步行步」,就很大可能由好事變壞事。

過度旅遊的「侵略性」

2018年,「overtourism」(過度旅遊)一詞入選了《牛津英語詞典》的年度詞彙,意指因旅客湧入觀光勝地,導致該區無法負荷、當地生活品質下降、環境遭破壞等負面影響。要舉長期深受「過度旅遊」影響的例子,非「一生必去一次」的意大利威尼斯莫屬——當地人口僅5萬,而日均遊客的人數已經超過本地人口;於旺季時間,日均遊客人數甚至翻倍。筆者有朋友十幾年前到訪當地,都不約而同地說人多擠迫,不會再去。

除了威尼斯,一些以旅遊業主導經濟的歐洲城市或小島(例如在西班牙的加納利群島(Canarias)),也面對就業機會單一化、物價高漲、店舖單一化等問題;跨國企業大量投資在酒店和度假小屋,亦導致租金上漲,當地人根本付不起租金。即使旅遊業為當地帶來大量就業機會,也不代表一般人能夠掙取足以生活的工資。這些地方的人都明白旅遊業對當地經濟的重要,只是不希望旅遊業無限上綱,導致整個地方的資源都只為了服務遊客。

「觀光公害」與應對方法

疫後的日本社會,也出現了意義相近的一詞——「觀光公害」,以形容遊客過多而導致的交通、噪音、滋擾和垃圾污染等問題。這個現象,除了源於匯率、平價機票的普及,與人們疫後對旅遊的渴望之外,社交媒體也會產生令人群集中在特定熱點的效果。在影像主導、人人都可按圖索驥的時代裏,一些原本沒有被規劃成旅遊景點的地方,也開始面對突如其來的人滿之患。

相信喜愛遊日的港人對兩個「景點」不會感到陌生:江之島電鐵鐮倉高校前站附近的道口,及河口湖町一間Lawson便利店。前者是人氣漫畫《男兒當入樽》的「聖地」,近年該道口因遊客頻頻到訪「打卡」而造成交通擠塞,當地人擠不上電鐵,也有遊客為了拍得好照片而險象環生。Lawson也是一個「打卡」景點,畫面是便利店配富士山美景;但由於便利店前是馬路,大量渴望「打卡」的遊客都不斷橫過馬路及擅自停車,令當地居民感困擾。

遊客過多,亦會導致服務質素下降,即使是重視「職人」精神的日本也不例外。筆者去年造訪日本時,見到一些店家自行找出應對「觀光公害」的方法,例如不准食客於店內拍照,以免照片上傳到社交媒體之後,又會令更多人慕名而來;把食客人數限制在店員能夠服務的數目之內,即使座位仍未坐滿。不過,有些遊客始終難以理解這些安排背後的用心,筆者就曾聽到有遊客抱怨:「明明還有位置,為何不讓我們入座?」

當這些衝突無法再由商戶和居民自行處理,如何在「觀光」與「公害」之間取得平衡,就會逐漸成為政策層面的問題。最極端的應對方法,就是「消滅」受歡迎的景點——無獨有偶,近日河口湖有關當局就在Lawson前架起長20米、高2.5米的「黑幕」,以趕走來拍照的遊客。而當局之所以要採取極端措施,是因為單靠管理仍無法阻止遊客衝出馬路,這名副其實是把景點「玩爛」了。另外,也有愈來愈多旅遊城市和熱點向遊客收取「入城費」或「入場費」,但這個方法能夠起的作用不大。以威尼斯為例,該城自上月起開始向「不過夜」旅客收取5歐元入城費(約42港元)。不過,這些費用根本無法遏止龐大的旅客需求,收入主要只是用於作為應對「過度旅遊」的財政來源,只能治標而不治本。

「無處不旅遊」的真正意義

說到這裏,或許有人會指出:先要成功吸引遊客來港,以上的問題才會成為問題;我們要集中精神處理的,是如何讓更多人來港。

然而,旅遊業能夠為一個城市帶來多大效益,是取決於城市的管理方式與政策,而非事後的補救措施。旅遊業在香港經濟的佔比,雖遠不及上述「旅遊城市」,但眼見其他地方都正在為「觀光公害」找對策,甚至開始轉守為攻,從規劃層面重新定義旅遊業、積極推行旅客教育,香港也不能後知後覺。以荷蘭阿姆斯特丹為例,當地政府上月已宣布禁止興建新酒店、限制郵輪數目,令當地回歸至一個宜居且適合旅遊的城市;日本鐮倉市則透過分散交通(例如推出電動三輪車租賃業務),以及主動宣傳多條周遊線路(例如鐮倉幕府13名重臣相關地點的旅遊線路),使人流不再集中於某幾點。

事後補救的主要壞處,在於解決問題的難度和成本大大提高,亦會影響遊客體驗。10多年前,香港北區也曾經歷每走幾步就有一間藥房、北區居民自行驅趕水貨客的境况,結果傷害了兩地人民的感情。尤其,有許多政策問題其實可以在事前預視,我們不必親身經歷後,才知道問題何在(例如清潔工在垃圾徵費下面對的法律問題,不會是到了試行一刻才知道)。

既然各地有大量經驗與政策措施可供參考,「專班」在構思旅遊路線和配套時,也要在旅遊與城市運作之間取得平衡,否則景點「玩爛」,只會導致雙輸。鐮倉市解決旅客過多問題後,神奈川縣(即鐮倉市所在地)的旅遊業界代表就指出:「一味吸引人數,並不是觀光。」從各地經驗可見,「粗放式」的以量取勝,實在顯得不合時宜。「無處不旅遊」不止是增加旅遊景點,而是以更細緻和積極避免問題的方式,推動高質素旅遊。

作者是公共政策顧問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緻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