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韓成科:以自貿區模式 推動大灣區規則機制對接

發佈於

【明報文章】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5周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經過5年實踐,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但同時,大灣區在深度融合上仍面對不少「瓶頸」,特別是三地在制度上仍有差異,港澳是自由貿易港,基本沒有關稅,而廣東省卻存在關稅。

大灣區雖然同屬一個國家,惟存在「兩種制度、3個關稅區、3種貨幣」。推動大灣區深度融合,將是下一階段的首要工作。

大灣區深化融合 需面對制度對接問題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5年來,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在跨境基建、人流往來、企業進駐,以及稅務寬免等,都取得了不少突破;但同時,大灣區融合也進入了深水區。要進一步深化融合,需要面對的就不止是基建、稅務等問題,而是三地制度、機制對接的問題。

若三地機制不能全面對接、不能形成統一的市場,大灣區建設將徒有其形而沒有其神。習近平主席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其實正正指明了大灣區下一階段的工作,就是「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推動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為大灣區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如何推動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這涉及制度對接的問題,需要從頂層設計上解決。

早前經民聯發布《關於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合作區的研究報告》,建議中央支持研究建立「大灣區自貿區」,以自貿區模式,消除粵港澳現存的投資和貿易壁壘。該報告具體提出七大政策重點,包括在區內實施金融「單一通行證」;以河套合作區為抓手,建設世界創科平台;盡快恢復「深港一簽多行」,並擴展至大灣區其他城市等,以推動粵港澳深度融合發展,為港澳發展注入更大動能。

這份研究報告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通過自貿區模式,破解目前三地「兩種制度、3個關稅區、3種貨幣」的制度阻隔。

自由貿易區是一個國家實施貿易自由化的特殊功能區,擁有自由港的絕大部分特點,包括允許外國船舶自由進出、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取消對進口商品的配額管制等。自由貿易區內通常取消關稅和貿易配額,適度放鬆金融監管以鼓勵貿易活動,從而促進經濟發展。

廣東自貿區部分政策比港澳更進取

建立自貿區,是中國大陸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戰略舉措,更是政策創新、制度創新的「試驗田」。自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於2013年掛牌成立以來,全國至今先後設立了22個自貿試驗區。其中,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於2015年正式掛牌,目的是依託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

經民聯建議將廣東自貿試驗區的高水準開放政策適用範圍,拓寬至粵港澳,實現市場要素自由便利流動,這是一個具啟發性的大灣區融合方向。

必須指出的是,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自2003年簽署至今,在多個領域——特別是專業服務行業——仍然出現「大門已開,小門未開」的情况。

與此同時,廣東自貿試驗區在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和金融創新等多方面的高水準開放政策,有些甚至比港澳現有政策更開放、更進取、更具前瞻性。

將大灣區各市共同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可以實施更開放的稅項優惠、投資貿易、資金流動等政策,將可破解大灣區的制度差異,進一步發揮大灣區的經濟潛力。

設大灣區自貿區的三重意義

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合作區」,至少具有三重意義:

一是通過自貿區建設,突破大灣區制度上的「瓶頸」,推動三地在規則、機制的全面銜接,形成大灣區一個整體的自貿區及市場,實現深度融合。

二是進一步發挖大灣區的經濟潛力,打造成國家最開放、最先進、最具國際競爭力的自貿區,以高水平對外開效,促進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三是對香港發展注入更大動力,將香港一個700多萬人口的市場,融合到8000多萬人的超大型市場,為香港注入更大的「興」的動能,對香港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由中央統籌 突破制度瓶頸

要真正做好大灣區規則及機制對接,在領導機制上,建設大灣區自由貿易合作區,需要加強頂層設計,由中央統籌推動,從制度上突破三地的「瓶頸」。

於具體目標上,自貿區應聚焦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市場」,在灣區內實行最開放的經貿政策,大力促進和拓展貨物、服務、資金和資訊的「全流通」。因此,必須就服務貿易、投資等,建立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包括制訂大灣區消費市場的管理和行業法規標準、提升消費市場的監管及一體化水平。在這方面,香港可以發揮重要的角色。

在政策上應該重點推進,聚焦於金融互聯互通,於金融聯通上採取更開放的融合政策。同時,盡快制訂大灣區負面清單,進一步放開金融、通訊、文化娛樂等服務業的限制,降低專業教育、銀行、券商、保險等行業的進入門檻要求,降低香港業界及外資在區內市場的准入門檻,從而提升整個大灣區的專業服務水準和競爭優勢。

在大灣區融合上,必須有新思維、大動作,從制度上深化融合。經民聯提出設立「大灣區自貿區」,無疑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思路。

作者是香港文化協進智庫高級副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韓成科]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