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灣區熱搜:灣區保育祠堂文化 有留鬧市有列古蹟 功能式微價值猶存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上月深圳市福田區水圍村與皇崗村共用的祠堂,因被皇崗村委半夜偷拆而爆發村民抗議衝突。在中國傳統文化,拆祠堂有如要人斷子絕孫,其神聖地位不可侵犯。類似水圍皇崗兩村事件鮮見之餘,這些年在政府推動下,祠堂不單是宗族祭祖之地,也具備了文旅等宣揚祠堂文化的功能。

明報記者 司徒聰穎

「祠堂」一名最早出現於漢代,也叫家廟、宗祠。早期只有帝王與士大夫才有資格建家廟祭祖,民間不得立祠,至明朝中葉,祠堂才開始在民間普及。在宗族觀念強的廣東省,粗略估計現時遍佈各市鄉村的祠堂數以萬計。在香港新界地區同樣保留不少祠堂,例如位於元朗屏山逾700年歷史的鄧氏宗祠,是香港最大的祠堂之一,也是法定古蹟。

福田兩村宗祠遭拆爆衝突

隨着鄉村宗族社會式微和城鎮化,祠堂的傳統功能逐漸變弱,不過其歷史與宏揚孝道的文化價值猶存。一直以來,廣東各地積極加強展開祠堂修復、保護、活化等工作。以廣州為例,估計隱藏在各街巷大大小小的古祠堂約1300座,花都區為有效保育祠堂建築,從2008年開始將文物維護專項經費納入該區財政預算,並組建文物保護監督隊伍,制訂文物監管機制,不定時走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祠堂,保障古村落文物完好。

事實上,走進大灣區,處處見宗祠,灣區的祠堂並非只在鄉郊偏遠之處,更多是置身繁華鬧市當中,以下介紹三處甚具特色的灣區宗祠。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