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美前高官偉德寧:美須續戰略模糊 「北京先改台海平衡 美方僅作反應」

發佈於

【明報專訊】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的其一最重要議題,本報昨天刊登的內地學者賈慶國專訪有助我們了解中方視角,今天則有美國前高官偉德寧(圖)帶來美方視角。偉德寧曾在小布殊和奧巴馬政府擔任多個不同重要職位,他在5月訪港出席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的活動,並接受本報訪問。偉德寧認為「不應單方面改變現狀」是適用於華府、北京和台北當局的明智政策,美方尤其應延續「戰略模糊」政策,但談到美方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變化,他質疑北京才是「首先」在台海改變軍事平衡的一方,美國與盟友如今只是「作出反應」。

明報記者 周宏量

【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前瞻.系列之二】

偉德寧(Dennis Wilder)曾先後擔任白宮國安會東亞事務高級主任、總統每日簡報(PDB)高級編輯、中情局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副助理局長等重要職位,他現任喬治城大學亞洲研究教授。

不應單方面改變現狀 三方適用

談到美國的對台政策,偉德寧首先提到自己在白宮任職時,時任美國總統小布殊曾向來訪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明「任何一方都不應單方面改變現狀」,他認為這是各方——包括華府、北京和台北當局——都應繼續恪守的「明智政策」(wise policy)。他解釋道:「現狀行之有效,美方政策是保證與威懾的結合:一方面我們說一旦北京採取軍事脅迫,我們就會來援助台灣,藉此威懾北京,只要北京明白這點,只要台灣明白這點(,政策就會有效),因為我們也向台灣保證,不會任由北京欺凌它;另一方面,我們卻也威懾台灣,表明不會支持(台灣)獨立。」

「這是唯一有效的政策。『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是正確政策。」偉德寧指出,如果美方在撐台上走得太遠,可能會觸怒北京,故美方有需要確保採取正確政策和穩定方針,這樣才可以避免危機,「但如果北京對情况再無耐性,又或台灣感不耐煩,試圖利用國際支持來推進獨立,那樣就可能出現危機。」

北京的另一關注焦點是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重新部署,例如在菲律賓獲允增加4個可用基地(當中3個位於接近台灣島南部的菲國北部),在台灣增派訓練軍官以至在日本革新美軍與自衛隊的合作機制。被問到在北京眼中,這會否也算是美方對現狀「沒有耐性」,繼而可能引致雙方誤判,偉德寧斷然答道:「讓我們說清楚,北京才是首先在台灣海峽改變軍事平衡的一方。」

指解放軍台灣周邊活動改軍事平衡

「過去多年以來,北京沒有定期派戰機飛近台灣,沒有以戰鬥機跨越(台灣)海峽中線,沒有派海軍船舶圍繞或穿越台灣(周邊水域)。(現在卻這樣做了,因此是)北京改變了軍事平衡,美國及盟友只是對此作出反應,故北京不能將這情况歸咎於美國。」偉德寧強調自己是軍事分析師,在中情局跟進軍事事務多年,他說:「我見證中國如何建立導彈部隊,直接針對台灣,那遠遠早於我們(美國)提升對鄰近台灣的任何防衛戰力。」

引華學者 「需習慣中美『不舒服的共存』」

被問到美國對中方「舊金山願景」的理解是否跟北京一致時,偉德寧選擇間接回應,他引用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的說法,指各方需要習慣達巍提出的「不舒服的共存」(uncomfortable coexistence)狀態。他解釋,中美在未來數十年都會處於科技、經濟、軍事、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競爭,「我們會處於角力,那不會離開。問題是你如何管控這場角力?你會如何一邊跟另一方角力,一邊創造某些信任?我們仍未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