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婦主動脈剝離送院翌日亡 專家:及早診斷無改死亡率

發佈於

【明報專訊】57歲家庭主婦於2021年底因胸口痛入住瑪嘉烈醫院,翌日清晨離世,死因研訊昨續。心臟科專家證人、中大醫學院臨牀助理教授譚廣明表示,事主有急性心臟病迹象,「可能一分鐘前十分穩定,一分鐘之後變為危急」,院方應接駁心臟監察儀器。不過譚強調,事主患上罕見的主動脈剝離,就算院方及早診斷,無法改變高達五成的死亡率。

事主潘玉玲2021年12月4日送入瑪嘉烈醫院急症室和內科病房,翌日不治。綜合專家報告和庭上證供,譚廣明指事主死於心臟主動脈剝離帶心包積血(或急性大動脈撕裂),惟入院以來,醫生無明確診斷大動脈有問題,反而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和腸胃問題。

譚逐一回應家屬關注(見表),指主動脈剝離很罕見和經常被誤診,即使院方未及時檢查,對存活率無太大關係。譚表示,香港每1000個病人之中,只有5人屬主動脈剝離,其中一人死亡。裁判官問,醫學上是否有方法及早發現主動脈剝離。譚回答沒有其他方法診斷,依賴醫生臨牀發現,由於事主的個案「好有挑戰性」,他不會怪責醫生以心肌梗塞等方向診治,無發現主動脈有問題。

指應駁心臟監察儀器

4小時檢查一次較疏

針對事主無接駁心臟監察儀器,譚表示事主有急性心臟問題,病况轉變很快,應接受緊密監察;職員每隔4小時檢查一次較疏,難以觀察臨牀變化。根據國際指引,事主應該駁上儀器,亦要恆常檢查心電圖和檢驗心酵素。

早前有證供指,醫生認為事主兩肺之間的縱膈腔相隔7.5厘米,左右手臂量度的血壓相差不足20,未符合考慮主動脈剝離的範圍。譚廣明表示「數字係死,人的判斷應要靈活少少」,例如日本採用縱膈腔標準為6厘米以上,醫生可以採取開明態度,考慮為主動脈剝離。

事主丈夫孫智聰問到,若妻子入院時未有心包積血,只有主動脈剝離,能否提升生存率。譚表示同意,但稱無法知道事主入院有沒有心包積血,而醫護對主動脈剝離認識不足夠。裁判官最後寄語,譚於大學工作,希望醫學科研方面做得更好,可以幫助市民。

事主血壓符合通報標準

助理無通知護士 無法解釋

時任瑪嘉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衛錦櫻供稱,於12月5日凌晨2時為事主量血壓,發現上壓為161,下壓為51,符合通報醫護的標準。衛承認無通知護士,但無法說出原因。另外,時任瑪嘉烈醫院病理學醫生鍾雅如在解剖報告指,事主的心包有300毫升積血,主動脈有1厘米血管內膜撕裂,死於主動脈剝離帶心包積血。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CCDI 1063/21】

明報記者

(死因研訊)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