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發展南大嶼「依山而建少伐樹」 甯漢豪:不大興土木

發佈於

【明報專訊】發展局建議發展「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提升南大嶼海岸一帶的生態康樂潛力,可持續大嶼辦事處長胡國源表示,計劃會參照《可持續大嶼藍圖》中的「北發展、南保育」總體規劃原則,依山而建,盡量減少砍伐樹木,不會破壞原有特色及價值,例如在水口沙坪邊陲地帶加建板道,又會嘗試在特定時間,以圍欄分隔開某些生物聚居地點,勸喻遊客不要進入。發展局長甯漢豪則稱,在南大嶼一帶發展生態旅遊,並非要大興土木,而是要用好地方,為市民及遊客發掘更多體驗及景點。

胡國源接受商台訪問表示,南大嶼4個區域,包括長沙、石壁、水口及貝澳各有特色,其中水口和貝澳生態價值較高,擁有濕地、河溪及林地等生境及500多種動植物,部分具重要保育價值,故當局將以「自然教育」作為該兩區的定位。

貝澳樹頂步道「保護中發展」

貝澳發展則會參考澳洲菲利普島自然公園做法,增設樹頂步道,避開生態價值最高的地帶,沿途提供自然生態保育資訊。胡強調,「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訪客親近大自然、了解當地歷史之餘,亦提升保育意識。

至於長沙將會以康樂樞紐作定位,較適合家庭及不同年齡層訪客到訪,政府建議興建訪客中心,並設餐飲和零售等設施。政府參考北京長城國家公園做法,建議在長沙沙灘近山坡位置引入登山吊椅、索道、繩索歷奇等,上長沙會提供滑水、風帆、獨木舟等水上活動,下長沙則設親子遊樂場。

甯漢豪昨出席大澳端午龍舟遊涌活動致辭時稱,政府近年提出要「提速、提效、提量」覓地建屋,經過數年努力已有一定「底氣」,是時候透過土地規劃、公私營合作及良好管理,為香港發掘更多體驗及景點,因而提出在南大嶼一帶發展旅遊,強調非大興土木而是善用地方,同樣地亦要構思如何發展北都的流浮山和白泥一帶沿海地方和南丫島前的石礦場等。

稱社會絕不能貪新忘舊

甯漢豪續稱,政府近年推展許多發展計劃,包括北部都會區,經常聽到不少聲音希望發展時不要忽略舊傳統,大澳龍舟遊涌正是好例子,並未因社會發展而消失,反而保持原有特色,傳承百多年後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名錄,稱社會絕不能、亦不會貪新忘舊,而且更要重視及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