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尋基因變異港規律 更快識別罕見病因

發佈於

【明報專訊】國際基因組數據庫以白人基因為主,香港基因組中心則正建立本地數據庫,暫已找到個別基因變異出現本港獨有規律,例如俗稱「漸凍人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該病已知有10多個基因變異可引致,其中歐美較少見的「SOD1」變異,在港較普遍。香港基因組中心首席醫務及科學總監鍾侃言說,以往文獻顯示本港離島部分大家族,有幾代成員患SOD1變異引致的漸凍人症,再配合數據庫累積的個案和經驗,有助日後更快識別罕見病患者病因。

漸凍人悉SOD1變異 助對症下藥

人類基因組由A、T、C、G代碼組成,每個人的基因組有30億個代碼。香港基因組中心會為病人做全基因組測序,並與常人基因組比較,一般有約400萬個基因差異,從中找出可能致病的差異。

冰島、丹麥、英國和美國等均設基因組數據庫,但亞洲人基因只佔約一成,單計華人更少。香港基因組中心至今發現部分基因變異出現本港獨有規律,以一名患漸凍人症的中年人為例,該病人兩年間苦尋病因和治理方案,病徵愈來愈嚴重,由單邊小腿萎縮無力,逐漸擴至腰椎側彎及另一小腿萎縮乏力。

主診醫生其後轉介該病人至香港基因組中心,經全基因測序後確診其漸凍人症由SOD1變異引致,獲處方針對SOD1變異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藥物,拖慢病徵惡化速度。鍾侃言說以往治理漸凍人症患者主要是物理治療等照顧方案,基因組醫學有助發現引致疾病的基因變異,並針對該變異提出治療方案。

累積病人資料愈多 分析愈順暢

鍾稱每個醫生處理罕見病個案不多,累積和分享知識與經驗尤其重要,以往文獻顯示離島一些大家族不少成員確診SOD1變異引致的漸凍人症,再配合基因組數據庫資料,可加深了解該病在本地的情况。他說數據庫累積愈多病人資料,可發現更多重複出現的基因變異,令分析愈順暢;有部分基因已知與個別器官有關,在尋找與該些器官有關的病因時,可集中分析相關基因,另可透過對比患者與父母基因分析差異。

香港基因組中心行政總裁羅思偉補充,除罕見病患者個人化治療外,基因組醫學可預測患上慢性疾病風險,透過改變生活習慣等,長遠達至個人化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