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邱量知:流感屢奪幼童命 豈可坐視不理

發佈於

【明報文章】無論是個人觀察抑或從客觀數據可見,近日流感個案增長迅猛。成人情况尚好,但兒童情况則大有不同,早前一個月內有4宗兒童感染流感死亡案例;其中許多重症及死亡案例中的患者,均未接種流感疫苗,情况教人惋惜。

本港兒童流感疫苗接種率近年雖然有上升,醫務衛生局當記一功,惟力度、速度皆有不足,甚至遜於澳門,未能夠全面保護弱小幼兒。衛生當局是時候思考一下,如何擺脫因循做法,解決「同針不同人」的情况,突破疫苗接種瓶頸。

幼兒接種流感疫苗比率 未如理想

早前,有醫生、藥劑師及幼兒教育團體聯合呼籲政府,宜大力推動兒童流感疫苗接種。本港衛生防護中心數字顯示(截至今年5月26日),高危的6個月至未滿6歲的幼兒接種比率,僅接近五成,情况未如理想。

筆者身邊不乏幼兒教育工作者,當中不少對校園流感問題大感頭痛,皆因新冠過後,大家對傳染病都聞之色變;只要校內有兩三宗個案,便有一大堆防疫工作堆在眼前,甚至要轉改網課或停課,對校內工作影響甚巨,引來家長微言。教師夾在公共衛生與學生進度之間,左右做人難。

新冠疫後,雖然防疫打針意識已有提升,但若針對幼兒需要,父母看見骨肉受針刺之痛,亦有不忍。因此醫學界早前提出,宜在幼稚園及小學推行噴鼻式流感疫苗,主因有二:一是因為歐洲國家數據證明,能夠提高兒童流感疫苗接種率,有先例可循;二是本港因循沿用針劑疫苗多年,數據上已見瓶頸,正是轉換思路、另覓他法的合適時機。

無獨有偶,早前香港大學公布一個為時3年、訪問逾千人的研究,發現新冠疫情令家長對於安排子女接種流感疫苗更見猶豫。而新冠疫前,有五成一家長傾向選擇針劑流感疫苗,三成七傾向選擇噴鼻式流感疫苗;經歷新冠疫情後,其取態發生明顯變化,選擇針劑流感疫苗的下跌至只有四成四,選擇噴鼻式流感疫苗則上升至五成。

香港大學的研究同時指出,對流感疫苗持猶豫態度的家長,有超過六成認為噴鼻式流感疫苗更容易為兒童接受,理由是噴鼻接種方式既更為方便,亦可減低兒童對整個接種過程的恐懼。

「同針不同人」 難建免疫屏障

無疑,政府為照顧不同年齡組別人士的需求,已引入噴鼻式和注射式兩種不同類型的流感疫苗。不過現時學校外展免費接種計劃,卻存在疫苗種類和劑量分配不均的問題。若其他未滿18歲兒童及青少年有意接種噴鼻式減活流感疫苗,則需自行參與疫苗資助計劃,到私家醫生診所或外展場地接種,不過只能於求診後才得到政府資助,頗見費時失事;又或者安排私家醫生到校接種,但一般醫生會額外收費。

事實上,種種限制對於提高學童流感疫苗接種率,造成一定困難。小學生同樣有接種需求,他們也理應享有同等的健康保護權利。這種「同針不同人」情况,容易令政策出現不公,同時亦影響整體接種率,難以建立免疫屏障。

政府須檢視現行接種計劃

從公共衛生角度看,政府有必要進一步檢視現有的接種計劃,適度擴大適用對象,確保無論幼稚園、小學或中學學生,都能夠按個人意願及生理情况,選擇接種合適疫苗。

筆者亦建議仿效英國做法,到校接種計劃開放噴鼻及針劑兩種流感疫苗,供家長及學童選擇。同時,基於家長、教育人士甚至前線醫護人員往往對噴鼻式流感疫苗不甚認識,加上習慣一貫做法,自然會蕭規曹隨,醫務衛生局應該加強對噴鼻式疫苗的宣傳教育工作,加深認識,破解迷思,讓他們在具備足夠資訊下做選擇。

眼見有兒童因流感而受苦、入院,甚至死亡,筆者相信每一個成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每一個政府中人,均應反思目前做法是否有進步空間。稚子何辜,改變從來未為晚也。

作者是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公共政策碩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邱量知]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