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視障爸爸:兒是我的眼 我是兒的耳

發佈於

【明報專訊】去年初為人父的視障者鄺頌安(Isaac)只能看到部分光影,難親自為兒子換片、餵奶。他決意成為摸得到、聽得着的爸爸,用心陪伴兒子探索世界、用耳朵聽兒子訴說故事。Isaac相信好爸爸無關視力好壞,其視力缺陷從另一角度看甚至是優勢,因沒法看見,更要用心感受,「看不見便可少一點假設和判斷,專注聆聽,多一點從他的角度去思考」。

Isaac一出世便有700度近視,念中二時確診青光眼,至大學畢業僅餘一成視力。他說一開始對是否組織家庭亦戰戰兢兢,擔心視力差會拖累健視的伴侶和子女,但因與太太Melody有共識,二人又喜歡小孩,故諮詢醫生意見後決定生育。

Isaac記得,接妻兒出院那天初見兒子路加的情景:差不多要用接吻的距離「逐格逐格睇」,「眼晴、鼻子、面珠登……再用手摸輪廓,然後在腦海拼湊出整張臉……最開心是鼻子有點扁,很像我,最開心也是不像我,眼晴很大,而且也很健康!」他說,兒子的哭聲,在懷內軟綿綿、溫暖的觸感,令他感動更深。妻子懷孕時,他常對着Melody的肚子唱歌,兒子初次被抱哭個不停,結果他一唱歌便安靜下來,「感覺好得意,像是他一早聽過我的聲音」。

湊仔艱難 「好炆自己」

把兒子接回家後,Isaac慢慢感受到身為視障爸爸的局限,換片後難仔細清潔、餵奶有時會插到鼻子、抱兒子出牀曾撞到頭。Isaac說曾經「好炆自己」,「覺得自己好無用」,後來夫妻分工,太太主力照顧兒子,他則負責家務,每天提早起牀,上班前為全家洗晾衣服、煮飯,下班再化身「陪玩專員」,抱路加哄睡覺,一起聽發聲書學說話。

小手牽大手 有所領悟

嬰兒不開心尚會大哭表達情緒,Isaac偶然亦會擔心,兒子長大後,自己因看不到表情,無法掌握對方心情;兒子將來會跑會跳,他再也摸不着,沒信心可以獨自帶兒子到公園玩,也無法一起看電影、一起做運動。不過,最近一家三口出遊,令他有新看法。平常都是妻子抱兒子,Isaac再扶妻走路,有次因妻子手上太多東西,反而是剛學懂走路的兒子小手牽大手,帶着Issac走完一段路。「將來其實不會再是我牽着兒子,是他牽着我,他是我的眼睛。」Isaac說。

兒子成為自己的眼睛,那自己可為兒子做什麼?Isaac思考,或許他可以成為兒子的耳朵,用心聆聽需求,「希望可以讓他知道,爸爸會在他身邊聆聽他、啟發他」。

視障者搵工難 冀寫作引關注

目前Isaac在失明人協進會當公教大使,不時到小學做真人圖書館分享視障者生活。他說最近亦開始想像,未來要如何讓兒子認識爸爸作為視障者的經歷。近日他開始在網上平台Medium發表文章,除了分享視障爸爸湊仔經,亦分享他個人對生命、人際關係的看法。他現時在政府1823熱線當客戶服務主任,作為家中經濟支柱,他盼改善經濟能力,可惜視障者搵工難,希望透過寫作引起公眾關注。

訪問當日,牙牙學語的路加用小手捧着爸爸的臉,輕輕啄了一下。今天是父親節,仍會把爸爸說成「包包」的路加或許難有什麼表示,但對看不見的Isaac而言,簡單的一個親親抱抱,已是最甜蜜的禮物。

明報記者 孫澤芳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