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發改委連轟歐盟加電動車稅 分析料華企早有應對 歐建廠研第三國出口

發佈於

【明報專訊】歐盟擬對由中國進口的純電動車下月起徵收額外關稅,國家發改委自上周五(14日)起連發3篇署名文章抨擊歐盟加稅之舉。分析人士認為歐盟加稅可能暫時影響中國電動汽車在歐銷售,但中國車企早有應對準備,比如到歐洲建廠、建立合資企業,或經第三國出口等,不會打亂長期發展。

發改委以筆名「金軒」先後發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維護經濟全球化」系列評論,以論證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稅的弊端。在前天(15日)題為〈歐盟限制中國電動汽車將加劇其化石能源依賴勿貪一時之利阻礙綠色低碳轉型〉的第三篇文章中,發改委表示對華加稅「不僅阻礙全球綠色低碳轉型進程,也將對歐盟能源自主和經濟安全造成長遠不利影響」。

此前,在題為〈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罔顧客觀事實應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的第一篇文章中,發改委認為,中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關鍵在於對外開放和公平競爭而非補貼,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罔顧事實、預設結果、不合理、不合規」,本質是將調查工具「武器化、政治化」。在〈短視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是出路歐盟應深思慎行糾正錯誤〉一文,發改委稱歐盟擬對中國電動汽車強加關稅,「短期內看似保護本土汽車產業,實則嚴重影響歐盟本土汽車產業長遠健康發展,甚至會破壞歐盟企業海外經營環境,遭致貿易保護主義反噬」。

WSJ:不打亂華企長期發展

《華爾街日報》(WSJ)14日引述全球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汽車顧問章一超分析稱,歐盟加徵關稅並非「黑天鵝事件」,中國車企早有準備對付歐盟加稅,比如到歐洲建廠、建立合資企業,有的車企則考慮從第三國出口,短期內受加稅影響,但可能不會打亂長期發展。

比亞迪去年12月宣布將在匈牙利投建歐洲首家乘用車工廠。章一超認為,少數中國車企有望成為全球品牌,效仿行業主流做法,在銷售地展開本地化生產。本次加稅將使比亞迪汽車面臨約17%的額外關稅,但比亞迪Atto 3 SUV的售價在加稅後仍低於同級別產品德國的大眾(Volkswagen)ID.4 Pro。

向歐洲出口電動車最多的中國車企是上海市政府全資擁有的上汽集團,面臨38.1%的額外關稅。旗下品牌「名爵」(MG)在泰國生產的上汽集團表示,可通過泰國供應歐洲市場以避加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