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北京聞風:科創大會下周開 中央力促創科改革 /文:鍾鳴九

發佈於

【明報專訊】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將於下周在北京召開。據消息人士透露,本次全國科技創新大會與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全國代表大會「三會合一」,舉辦規格頗高。

除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外,近期中央多部門出台促科技創新的改革舉措,多方探索建立鼓勵科技創新的新機制。包括19日陸家嘴論壇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就宣布將推出「科創板八條」改革措施,旨在「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強調,要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分析人士指出,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資本市場則在促進科技創新中起到重要保障和推動作用,該領域的改革對促進科技創新、建立創新型社會,意義重大。

數理突出准破格入U 被視鼓勵創新

剛剛結束的2024年內地高考,多所頂尖大學開始對數學、物理單科成績突出者破格入圍「強基計劃」可降分錄取,一改此前以總分和學科競賽成績為入圍標准的原則。這被視作教育部門為鼓勵科技創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新舉措。

今年4月,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成立;6月,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成立。復旦大學則於今年1月成立四大新工科創新學院。這些新成立的學院在學制、專業設置上打破原有規格,旨在培養培養「幹細胞式」拔尖創新人才。

習近平此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強調,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要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

內地主流跟熱點 原創研究需積澱

學者鄭永年曾提出,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於跨越「中等技術陷阱」,即,若核心技術始終留在發達國家,本土企業無法突破技術瓶頸,經濟增長就會陷入長期停滯。近日《經濟學人》雜誌封面報道指出,中國雖然已是科學大國,在論文影響力排名日漸領先,但在基礎、好奇心驅動的研究上仍在追趕。一位內地科技政策研究者指出,這與內地科研模式有關,「迅速跟進熱點」仍是內地科學研究的主流,而熱點之外,真正原創性研究則需要更多積澱的時間。

吳清19日談及支持創新時表示,創新本質上是面向未知領域的探索,只有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才能推動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

文:鍾鳴九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