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林世雄:任內解決的士網約車爭議 暫着眼網約平台規管 司機發牌屬「好後的事」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下月交代規管網約車研究結果,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於《明報》創刊65周年接受專訪時透露,是次研究重點為網約車平台,參考外國經驗,網約平台或需領牌,由平台負責確保車輛有合法牌照,當局下月會先交代如需發牌,網約平台應有何責任;並稱網約車及司機發牌是「好後的事」,是次研究「未講到」,局方會先聽意見再決定。

不過林強調,當局明白需處理市民對點對點交通服務的訴求和需求,承諾任內為整體網約車服務制定規管框架,有信心本屆政府餘下3年任期可解決的士和網約車之間爭議,盼「大家畀少少耐性」。

下月先交代倘需發牌網約平台何責

Uber日前表示願配合規管,惟期望如需對平台及司機發牌,可保留彈性,保障Uber私家車司機靈活工作,毋須有特定工作時數才可領牌。林世雄向本報表示,現階段討論對網約車司機規管「太細緻」,當局下月集中做兩件事,一是改善現行法例,讓政府更有效打擊非法載客取酬;二是交代網約車平台研究,當局就外國如何規管已做調查。

林說,外國經驗顯示,規管平台主要需處理兩大問題,包括平台需否領牌,以及有何責任。他認為,有合法牌照的車輛「可以是的士或出租車」,部分國家規定檢查車輛是否合法屬平台責任,故透過要求平台領牌規管。政府早前推出的士車隊制度,要求營運者需確保車齡、司機培訓符合要求;被問到本港網約平台牌照條件會否參考,林稱當局未有定案,盼下月聽意見後再制定方向。

網約平台受規管勢在必行,但網約私家車載客取酬可否合法化,林世雄說政府下月研究「未講到」車及司機,亦未有具體立場。

「大家想要的已放入車隊」 盼改的士文化

如網約車獲發牌合法化,的士業界將受影響,被問到將來網約車牌照與現有1.8萬個的士牌照會否與服務水平掛鈎、透過市場行為控制兩牌照數量「此消彼長」,林世雄稱「未必去到這樣的情况」,形容要處理的士及網約車「是一件不斷變化(dynamic)的事」,強調需先聽取意見。

記者追問的士車隊是否當局給予業界改善服務的「最後機會」,林世雄說不予評論,同時形容「好多大家想要的東西,已放喺(的士)車隊入面」,如電子支付、管理投訴、網約平台等,當局期望車隊可改變的士文化,提供優質服務,令車隊「變成優良品牌」。

未與Uber直接溝通 部分源於未結案

的士與網約車之間的爭議持續多年,的士業界近期多次醞釀包圍政府總部、罷駛等行動。被問及政府有否就規管問題與的士業界及Uber溝通,林世雄稱政府未與Uber直接溝通,原因「未必想講太多」,但承認部分原因是法庭未完成審理Uber相關案件;而的士業界方面,政府一直保持溝通。林說作為工程師,以往較少與交通工具交手,的士業界亦較特別,有不少單頭車主。

政府去年通過修例引入的士車隊管理制度時,首次提出將研究規管網約車,當時曾稱擬定詳細建議後會於2025年上半年諮詢。對於當局會否就網約車規管諮詢公眾,林世雄形容「我現在走出來跟人講,已經engage(接觸)緊公眾」,強調當局會處理公眾對點對點服務點的訴求和需求,亦希望最終訂立的未來路向,「大家都會接受」。

明報記者 孫澤芳 黃偉超

(明報65.專訪)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