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交椅洲海隧7年可竣 倘與填海同推或2034建成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原計劃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時,興建橫跨人工島的第四條過海隧道(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2033年或之前建成,惟今年財政預算案以公共財政狀况為由,延遲人工島項目及原定明年底展開的填海。被問到延期填海有否影響隧道規劃及時間表,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稱,填海範圍與隧道走線需一併規劃,政府目標今屆任期內啟動填海,只要隧道趕及同年開工,7年可完工,但或需至2034年落成,盼大家「不要那麼計較(遲)一年」。

若最終人工島項目告吹,會否另設法繼續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林稱「唔敢包」,不填海人口分佈會改變,全港交通網需重新規劃,「不能夠說不填海,都一定還有第四條」。

倘人工島告吹 需重計人口再研建否

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分南北兩段,全長約13公里,南段為海底隧道,連接人工島及港島西;北段為高架橋或隧道,連接人工島、11號幹線(元朗至北大嶼山)及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這條連接路是本港第一條毋須經九龍來往港島及新界西北的主要幹道,將成新界市民過海的新路線。

林世雄稱,政府有繼續就第四條過海隧道研究,「要有走線草稿,才知填海範圍」,現時填海技術已很快,舉例東涌新市鎮2018年填海,明年公屋項目可入伙,而「收得樓即不會出面沒有路」,證明7年已夠填海建屋建路。

他承認過海隧道更複雜需時,不敢說能否如期2033年落成,但「7年無話唔得」,盼公眾信任工程技術人員能力及未來科技;又說2033年僅是目標落成時序,「有時快啲有時慢啲」。

林世雄說,如最終不填海,整個第四條過海隧道規劃要「再諗過」,形容局方現時沒有、亦不可能有「fallback」(後備方案),需考慮交椅洲原容納的數十萬人口如何分佈、未來經濟趨勢等,再研判是否仍有需要,以及在哪建隧道。

(明報65.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