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李強:中國產品競爭力 靠拼不靠補 夏季達沃斯為華電動車發聲 萬鋼倡在歐投資進產業鏈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中國官員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屢為電動車在國際上的處境解畫。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一個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產品之所以有競爭力,絕不是「補」出來、「保」出來的,而是一步步拼出來、幹出來。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倡中國電動車企嘗試投資歐洲,進入當地產業鏈。另外,外媒引述消息透露,指歐盟對受影響的車企吉利和上汽,微調加徵關稅幅度。

新華社昨報道,李強周二(25日)出席202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外國工商界代表座談會。他稱,中國產品之所以有競爭力,絕不是「補」出來、「保」出來的,而是包括外企在內的各類企業,在公平競爭的賽道上一步步拼出來、幹出來的。他也歡迎各方投資與深耕中國,共享中國高質量發展紅利。

李強在會上談及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和經濟政策,指出政策舉措的效果正在顯現,強調有信心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有能力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向好。

彭博:歐盟微減華電動車關稅

歐盟近來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反補貼關稅,以反制中國政府涉嫌對電池和電動車產業的補貼,傷害歐盟本地產業競爭力。5月,美國宣布對中國電動車、電腦晶片等產品加徵新關稅。

彭博昨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在收到受影響電動車企業的更多信息後,歐盟略微修改了對中國進口汽車的關稅,包括將上汽集團的關稅從38.1%下調至37.6%,針對吉利的關稅從20%下調至19.9%。比亞迪則維持17.4%不變。

臨時關稅將於7月4日實施,最終關稅將於11月實施。目前幾間車企和歐盟成員國正推動歐盟和中國談判。中國商務部上周六宣布,將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徵收關稅啟動磋商。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昨在論壇上,回應歐盟及美國在貿易方面設立壁壘時表示,電動汽車是發展大勢,這一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應堅定地走這條路,不能因為中間有所波折,就減緩發展步伐。

關於近期電動車市場的貿易摩擦,萬鋼稱,中國市場已經實現國際化,建立貿易壁壘是得不到共識的,很多歐盟國家也對此表示反對。他認為,國外市場之所以對中國電動汽車感到驚異甚至恐慌,是因為目前貿易和投資還沒有結合在一起。他建議新能源企業可以開始嘗試在歐洲投資,通過投資,中國企業進入本地產業鏈,擴大全球化進程。他並預測,今年中國電動汽車產量有望突破1000萬輛大關。

劉振民:

美加電動車關稅不利氣候合作

另外,中國氣候特使劉振民在出席一個專題會議時,也提到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問題。他指出,中美過去一年積極推動雙邊氣候合作,美國對中國的電動車加徵關稅,這種單方面措施對氣候變遷合作是不利的。他強調,中方並不希望美國把問題引進到多邊氣候變化談判中去。如果該問題介入,那麼整個多邊氣候變化合作就會完全垮掉。對於氣候合作前景,劉稱「明年地緣政治局勢或將更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