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醫療設備獲FDA認證入美 融資拓海外 港初企:訂市場方針需靠策略投資者

發佈於

【明報專訊】2016年成立的本港醫療科技初創倍靈科技(Belun Technology),研發用於診斷睡眠窒息症的指環(Belun Ring),是少數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認證的同類醫療設備,目前已進入美國市場,並在港、美醫療機構應用,最新A+輪融資獲港怡醫院母公司等支持,助開拓東南亞市場。公司行政總裁梁立慧接受本報專訪稱,產品取得認證「只是第一步」,要醫生及市場接受產品,需有合適策略投資者提供的市場「在地」意見及迴響以助拓展。

診斷睡眠窒息症 指環蒐數據AI分析

倍靈科技創辦人團隊來自科大及城大,8年前起研發指環,透過蒐集病人睡眠時血氧、心率及交感神經反應,再結合人工智能(AI)系統分析,判斷病人有否睡眠窒息症。指環的硬件2018年取得FDA認證,可進入醫院或睡眠實驗室蒐集數據以助研發AI系統,系統去年亦獲FDA認證。目前指環在香港、美國等的醫院、診所均有應用,由醫生安排病人取指環回家蒐集數據再診斷。

醫療產品回報時間長 需投資者一致目標

梁立慧接受本報專訪時談到過去8年經歷多個融資階段,最早期未有產品時獲天使投資者及工業界朋友等投資作「種子基金」,有產品及有初步AI模型後再提出A輪融資,獲科技園公司等機構投資者支持。到去年取得AI系統的FDA認證後,就再作A+融資以擴展海外市場,獲區域性的風投基金及醫療集團支持。

梁提到,各個集資階段並不容易,舉例開發一個手機App一年內或許已有收入,但醫療產品回報時間「很長」,故要找到投資者有aligned goal(一致目標)。她說,從事醫療科投研發有很多成功或失敗,而前期開發產品須做動物測試等,亦涉及不少開支。

梁立慧又說,成長的過程物色到好的策略投資者重要。她解釋,醫療產品取得認證只是第一步,更重要是要跟醫生的工作流程契合,「否則技術有多好,他們是不會用」,這就很關係到投資者除提供錢以外,是否可在市場策略上提供意見,再取得最終用戶及市場回饋,再制定商業模式。

認證僅首步 拓展市場需獲「在地」回饋

公司下一步將在新加坡設立團隊,拓展東南亞市場,投資者包括總部在馬來西亞的港怡醫院母公司IHH醫療集團。她形容,與美國市場相比,睡眠窒息症的市場在東南亞仍屬很早期市場,例如醫生見到病人有睡眠問題,未必會進一步安排睡眠測試,故在結合早前於美國的經驗同時亦要與策略投資者合作,了解當地醫療政策、提高當地人對相關疾病的認知再發展,而以往開拓市場需要「自己慢慢摸索」。

(創科線.創科產業前瞻【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