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比利時時尚搖籃 畢業騷後起之秀展實力

發佈於

【明報專訊】畢業於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 Antwerp的Dries Van Noten退下設計前線,叫不少時裝人深感惋惜。但作為時裝人不能只回首時裝界的黃金歲月,亦需要關注新秀,時裝業才能可持續發展。早前到安特衛普看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 Antwerp的學士和碩士生的畢業展時裝騷後,不難明白為何這所位於傳統時裝首都以外的藝術學院時裝系,具有世界級的影響力。

要談比利時時裝,該回首1980年代的安特衛普。安特衛普自15世紀中葉起已是全球最大鑽石交易中心,但同時亦是紡織業,特別是亞麻布(linen)的生產重地。不過在1980年,整個比利時經濟下挫,1981年,時任經濟大臣Willem Clales在當地紡織及時裝協會主席Helen Ravijist的協助下,推行它的布業改革,並成立Golden Spindle時裝大獎,推動時裝設計帶動當地紡織業,比英國為同樣目的而成立的英國時裝大獎更早出現。其後畢業於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 Antwerp的Antwerp Six(安特衛普六君子,包括Walter Van Beirendonck、Ann Demeulemeester、Dries Van Noten等設計師)和Martin Margiela成名,加上後來不少畢業設計師均衝出國際,令這所學院成為重要的時裝設計師出口之地。

近年學院的最大變動,是2007年起擔任時裝學系主任的Walter van Beirendonck已屆法定退休年齡,在2022年由Brandon Wen接手。以英國同樣聞名的時裝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為例,他們的學士課題相對地以自由研究為本;但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 Antwerp則有不少以時裝史為基礎的課題,在畢業展當日,一年級生會展示服裝原型如恤衫、連身裙,又或是歐洲傳統服飾和各地民族服為本的課題,讓學生有更紮實背景,特別是衣服結構和細節完成度的基礎。

今年算是這個時裝學系的豐收之年。按學系傳統,不少學生通常只會完成學士課程,能考入碩士並能畢業的則少之又少,如2023年只有15位。2022年更只有12位。今個年度則有多達18位。當中有5位是比利時本土的學生,兩位來自中國,並有3位來自韓國的學生。除了台上天橋騷,18個碩士畢業生亦有作品展EXPO,觀眾能近距離細看作品之餘,亦有設計師簡介,讓人能看到天橋上看不到的細節。●

網址:https://www.ap-arts.be/

文:Dawn Hung([email protected]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