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聚光「港藝新星」 細賞作品 也看圓夢背後

發佈於

【明報專訊】「我不知道世間有什麼是肯定不變的,我只知道星星讓我繼續做夢。(I don’t know anything with certainty, but seeing the stars makes me dream.)」1889年,梵高在疾病、貧窮與憂鬱中畫着《星夜》,做着成為藝術家的夢。無人問津的作品、無以為繼的生活,成為藝術家,竟如此艱難。

你是否也曾做過,或正在做着「藝術家」夢?數百年過去,「搵唔到平台」、「做藝術出路窄」的討論此起彼伏,成為藝術家,似乎仍是可望不可及的夢想。

公開招募 多一個展覽機會

「你從art school(藝術學院)畢業,可能你最後一次展覽就是gradshow(畢業展),之後便去做其他工作,展覽機會變得愈來愈少。」一新美術館創辦人孫燕華表示,無論是藝術學院學生、全職藝術家還是藝術愛好者,常面臨缺少展覽渠道、作品無處展示的困境,從而離藝術愈來愈遠,甚至放棄。因此,一新美術館與饒宗頤文化館共同策劃「港藝新星展覽」,展出6名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向做着藝術夢的他們發出「open call(公開招募)」,希望吸引沒有渠道參與的藝術家,給他們多一個平台。

除了展示作品,展覽亦講述入選藝術家的追夢故事。「除非做個人展覽,甚少有展覽將spot light(聚光燈)打在故事上。」孫燕華說,是次展覽決定分享藝術家個人背景、從藝經歷和創作故事,向公眾傳達「熱愛藝術、投身藝術,是充滿多樣性的」。不是每個藝術家都自小學習藝術,被讚揚有天賦;亦不是每個藝術家都有「神來之筆」,可以在一夕間掌握藝術真諦,但「每個人都有自己條路」。

除了創意、技巧,展覽還將「作品中展現的中國文化藝術元素」納入評選標準。孫燕華說,標準之下,蘊含「不想傳統文化在這個科技主導的大前提下式微」的心願。傳統文化元素,在參展藝術家的作品中不難見到。

仿曾灶財墨寶 浮世繪海浪湧維港

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產品設計學系的葉鍵恒,擅長以水彩描繪香港街景與人文風情,並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作品《香江魅影》中,葉鍵恒以長卷手繪維港風景。為展現1980年代香港的輝煌景色,他在繪畫時使用「多重曝光」技法,以形似日本畫家葛飾北齋作品《神奈川沖浪裏》的浮世繪風格海浪為前景,後有天星小輪與港島風景。定睛細看,隱約可見兩朵洋紫荊飄揚空中。

葉鍵恒自言畫中最出彩的,是模仿「九龍皇帝」曾灶財風格寫下的文字。他回憶,兒時曾在天星碼頭、尖沙嘴等地見過九龍皇帝街頭塗鴉,留下深刻印象,令他很想有一次機會,可以用其風格寫字。他說,自己擅長的水彩是來自西方的繪畫物料;九龍皇帝毛筆字是中國傳統書法,將兩者用於同一幅畫,是「幾新奇的配搭」。

一雙雙紅腳「植根」柔軟陶瓷

另一名參展藝術家張容嘉,將個人感受與經歷放在陶瓷中,賦予冰冷的陶瓷深厚的隱喻。在她的陶瓷作品中,「腳」是常見的主題,一對對鮮紅色的腳,或是相互靠近,或是彼此疏離;或是獨自存在,或是成群結隊。在張容嘉心中,「腳」的存在彷彿植物的根,「根的存在令生命可以得到滋養,不斷生長,在一個穩定的地方落地生根,是生命的延續;人的腳是人的根,使人在忙碌的世界中,得以找到一個容身的地方」。因此,自幼寄養、獨自赴台灣讀大學的她,希望透過陶瓷作品,傳達自己的思考,找到內心的歸屬。

陶瓷是堅硬的、凝固的。但在張容嘉的作品中,陶瓷呈現相反的質感,宛如宣紙,又似布條,看上去十分柔軟。張容嘉認為,人類使用陶瓷已有數千年歷史,對陶瓷的想像亦已固定,但她希望可以賦予這古老材料一種新的理解與表達:通過重複地堆疊陶瓷,隱喻日復一日的生活;堆疊之後產生作品,正如儘管生活看似重複,人也會隨着時間、經歷而不斷發展,「好似一個永遠不會完成的故事」。

港藝新星展覽

日期:即日至11月3日

時間:周二至日 上午10:00至晚上6:00

地點:九龍美孚青山道800號饒宗頤文化館藝術館 展室三

詳情:bit.ly/3RUiuCX

文:王梓萌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藝述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