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香港】貝聿銘的傳統與現代

發佈於

【明報專訊】正在M+展覽的「貝聿銘:人生如建築」是建築師貝聿銘的首個全面回顧展。展覽分為6個部分,通過相片、文字、錄像、模型等詳細地呈現了他的建築案例。

由於時代、成長環境、性格的原因,讓他的作品既有傳統中國文化的氣質,又有現代全球化的面貌。在這次展覽裏他給吳良鏞的一封信中,能看出他對此的觀點:「我不主張刻意使用傳統的建築符號進行表面點綴,我想走的是一條既尊重歷史,又有時代感的新路。」「全盤西化無疑將對中國文化起負面之影響,但畫地為牢、固守陳規的保守之路也是走不通的。」

如何在中西夾縫間走一條路?這是貝聿銘面對的問題。中銀大廈無疑是將中西結合到最好的案例,從表面上講,中銀大廈的外立面,通過互為正反的三角形做二方連續,簡潔、優雅;從立體上講,他把一個正方形地基,以對角線劃分成四等份,每個是一獨立的三角形,分別將此拉高,4組三稜柱以高低錯落的形式呈現,頂部施錐狀,至於拉到多高?何時停止?這又回到了貝聿銘的強項:二維的面或一維的線。

從貝聿銘最為人知的幾個案例來看,他的強項不在三維造型,而在二維平面的分割、組合等,這一點反映在工程結構中,如中銀大廈,就是在地基確認的前提下,把中間的一根柱子升至空中,再通過三角形的斜樑將其受力分散給4個角的柱子。這樣既在狹小的地基內做出寬闊之效果,又節省成本。

貝聿銘對三角形的運用,還體現在收頂處,這是古代亭子的做法,無論歇山頂還是攢尖頂,四攢尖還是六攢尖。比如在這次展覽中,卡塔爾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剖面模型中,能清晰看到這種結構在局部的運用。除此以外,還有蘇州博物館。

對於動輒幾十年、上百年的建築而言,時代性是不重要的,而永恆性則是建築師考慮的首選。尤其面對幾百年歷史的羅浮宮,如何把幾百年的時間抹平?這是貝聿銘思考的,而凡爾賽宮的設計師勒諾特爾給了他靈感。雖然身處巴洛克時期,但其對幾何與抽象圖形的把握,歷久彌新。從歷史的角度看,往往愈簡潔的形象,愈能經得住時間考驗。貝聿銘深知這個道理,但建築同樣重要的是功能。由於現有的玻璃含鐵過高而發綠,而「金字塔」需要多塊玻璃疊加,「4塊玻璃疊加,顏色就成為啤酒瓶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貝聿銘特意找到一家公司重啟作坊,生產含鐵量低的白玻璃。從展覽現場所呈現的玻璃原件,就能看到差距。

表面看是貝聿銘處理傳統與現代的平衡,其實是處理藝術與時代的關係。這也是每一個藝術從業者所應該思考的,無論藝術家、建築師。正如秘魯作家巴列霍引用法國畫家米勒的一段話說:「藝術家吸收和聯繫社會生活中他的焦慮,並非為了一成不變地加以反映,而是為了在其心靈中把它們變成在形式上不同、在內容上卻一致的另一類精華。」

貝聿銘做到了,並且他在平衡各方關係、東西兩大文明的前提下做到了,這也像出口處的錄像中,他對理想建築的期待,「他就能屹立在那裏,一直存在」。做建築是,做人亦是。

文:馬玉江

(藝術家,主要作品有《母與子》、Heavy is the night。偶以筆名「末之齋」發表藝術評論)

編輯:孫志超

設計:賴雋旼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