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指成果轉化過程複雜港誘因小 近年氛圍改善 助港科企產品立足 浸大總監倡政府定採購比例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本港大學基礎科研能力強,但推動成果落地面對不少困難。香港浸會大學暫任首席創新總監、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劉樂庭接受本報專訪稱,科研轉化過程難,以藥物研發為例可耗時10年,且成功率不高;至於醫療產品由「原型」到「量產」,亦需投入大量資源研究生產工藝,減成果轉化誘因。劉建議港府參考外地做法,制定措施帶頭採購本地科研產品,可規定部門採購本地科研產品須達一定比例如一成,以助科企在本地立足、再走出海外市場,帶動本港科技產業成長。

劉樂庭在創科成果轉化領域有多年經驗,他以美國太空總署的技術成熟程度(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s)量表解釋,科技成熟度大致可分第一至九階段,一般而言本港大學基礎研究成果屬於第一至三階段,即屬較前沿的發現或發明;而要在社會成為產品或技術應用,要達到第八至九階段。

港評核重論文 成果轉化誘因小

他形容,要將大學研究成果「落地」,需經歷「轉化研究」,但要克服不少困難。劉以藥物研發為例,從事基礎研究的教授在細胞培養皿上,透過實驗發現某一種小分子能治療癌症,但要再將之發展成藥物的過程冗長。他解釋,教授須與團隊做藥物動力學及藥理學等「臨牀前研究」,了解人體攝取藥物後能否排出體外或被代謝等,之後才能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等監管部門提交申請新藥臨牀試驗(IND),完成第一至三期臨牀測試,才推出市面。

劉形容,完成整個藥物研發流程可達10年之久,而在一些情况,10萬個候選分子中可能未必能有一個成功;另外香港傳統大學對教研人員的評核主要參考論文數量及質素,令學者從事成果轉化的誘因不大。他說,大學研究與在業界研發技術亦有別,前者會發表成果,後者則不傾向公開技術,而是以工業知識(industry know-how)或商業機密處理,以避免邀請競爭。

大學研究有別業界 應支援有意轉化者

針對大學的成果轉化氛圍,劉樂庭認為近年已有改善,舉例教資會研究評審工作有加入「知識轉移」作為評核部分,提升學者將研究成果商品化的誘因。被問及如何可鼓勵更多教授將成果轉化,劉認為大學與業界有別,大學仍應維持一些以好奇心驅動(curiosity driven)的研究,屬教授個人選擇,但對於有意從事成果轉化者則要有適當支援。

建議設企業稅務優惠購本地產品

劉樂庭以浸大為例,由他擔任總監、位於科學園的伍絜宜中醫藥轉化研究所今年4月下旬成立。劉希望透過新設的研究所讓教授在中醫藥方面的發現轉化落地,例如教授可運用實驗室的設備分析中西藥有否互相干擾或交叉反應,透過實驗及分析蒐集數據,以助日後中醫診斷及治療更標準化。他形容,浸大目前在醫藥研究於全港屬領先,目前累計兩款中藥獲FDA「孤兒藥」資格認定,分別用於治療「肌原纖維肌病」及「玻璃骨」兩類罕見病,有望加快藥物後續研發進程。

而在政府層面,劉稱以美國為例,當地有政策規定政府採購有一定比例來自中小企,令小型公司有機會成長,同時令大型公司「沒那麼容易獨大」。他認為,本港目前政府投入了不少資源包括金錢及人才鼓勵創科,建議政府可參考外地做法,規定部門採購本地科研產品須達一定比例;至於企業,則可由政府提供稅務優惠作誘因,採購本地科技成果。劉以醫療為例,產品必然要達一定標準,但市場有慣性,「用慣了一個產品不會轉變」,故有需要由政府提供誘因,令本地科研成果推出初期,在本地取得足夠認受後,再走出國際市場。

明報記者 鄭律銘

(創科產業前瞻【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