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閻小駿:協助國際社會構建正確的對華認知

發佈於

【明報文章】全面深化改革,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都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協助國際社會建立正確對華認知、繫好穩定及發展中外關係的「第一顆鈕扣」,是營造新時代改革發展良好外部環境的重要基礎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香港能夠也理應發揮特殊的重要作用。

「認知」一詞,由「認」及「知」兩部分組成。「認」就是體認、判斷,「知」就是了解、知識。「知」是「認」的基礎,「認」是「知」的成果。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國際社會構建正確對華認知,既離不開對中國真實、立體、全面的「知」,更離不開對中國理念、中國治理、中國發展、中國文化客觀、公正及符合實際情况的「認」。協助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世界——構建正確的對華認知,亦需從這兩方面着手,久久為功,方能奏效。

深化中外交流第一要務

隨着我國綜合國力和發展能級的日益躍遷,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的發展目標、戰略意圖產生一些疑慮乃至誤判,這都不足為奇。釋除這些疑慮,國家層面的交流合作固然重要;但從根本而言,還要依靠高效能、全方位、有尊嚴、真誠的中外交流──特別是中外人文交流──才能實現基礎層面民心民意的相知相近,從而補充甚至緩衝國家層面的政治、經濟、軍事競合關係。

協助國際社會構建正確對華認知,深化交流是第一要務。交流應該是人民之間的雙向奔赴;作為好客的中華民族,我們既要大膽「走出去」,更需把國際人士「請進來」。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遠親不如近鄰」。人與人、家庭與家庭之間,乃至民族與民族、乃至國家與國家之間,唯有多走動、勤來往、多接觸才能實現不同文明之間溝通更順暢、理解更雙向、情意更深厚的理想圖景,亦才能真正達至民意相知相近、「國之交在於民相親」的理想政治境界。

協助國際社會構建正確對華認知,需要注重中外交流的雙向特性。在中外交流中,既要注重傳播,也要注重聆聽。溝通是思想和知識雙向流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需要自己努力講,也需要認真聽他人講。對於他人的觀點,對的我們讚賞,錯的我們駁正,誤解的我們解釋,歪曲的我們正視聽,對於理性批評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在聆聽和良性互動中彰顯中華民族雍容大度的文化品格。

以交流促進正確對華認知,特別要注重在交流中擴大團結面、減少對立面、拓展朋友圈。要釐清不實敘事、糾正錯誤觀點、構建正確認知,就必須允許全議題範疇的討論,少設話題禁區,多與國際社會進行全方位直接溝通。同時,重視對於國際話語、對華認知具有重要塑造作用的學術、文化及思想界權威人士;增加與這些「關鍵少數」溝通交流的頻度,以常來常往的姿態,加深友誼,促進理解,達至共同進步。

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在其譯著《天演論》中的「譯例言」中提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這個「三難原則」,似乎仍可給予21世紀的中外人文交流以相當的啟示。

翻譯「三難原則」給予啟示

信(faithfulness),要求我們在對外交流中傳遞的事實、概念、話語與思想都要準確,合乎實際,不能含糊偏離,更不能生搬硬套,甚至無中生有、主觀臆造。「信」也要求提供事實既要準確又要及時,符合時效原則。在國際輿論場上,唯有被及時傳遞的真實聲音才最具感召力和影響力,才最能反映可親、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達(expressiveness),要求我們在對外交流中要創新表達形式,分受眾、分區域、分議題,以精準適當的載體和形式傳遞信息。同時,要以國際社會可以理解的形式表達話語、展示事實、糾正錯誤認知。善於用適應時代要求的、不斷與時俱進的表達形式和題材,來傳達具有穩定性的觀點概念及思想內容。

雅(elegance),則要求對外交流的形式要有品味,不能因為迎合受眾而流於低俗。表達應得體,內容和形式需要統一,不能單純為了吸引眼球、吸引流量而採用嘩眾取寵式的表達方式,甚或是使用極端主義語言。近年來,我國內地文藝團體以舞劇的形式,反映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和以和為貴的文化精神,創作出《只此青綠》、《詠春》、《五星出東方》等一大批優秀作品,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好評,這都是中外文化交流中「雅」的品味能發揮積極作用的直接體現。

協助國際社會建立正確的對華認知,關鍵在於對外傳播交流中以實信人、以理服人、以情動人。錯誤的對華認知,往往來自於受眾所掌握的錯誤事實基礎。要改變錯誤對華認知,就必須積極向國際社會提供充分的、可信的客觀事實,以匡正國際輿論的事實建構。同時,要運用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用邏輯服人、用可以獲得國際社會普遍接受與認可的道理服人;同時充分發揮中華文化的感召力,善於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與國際社會開展真誠對話,在思想的交流互動中潛移默化講好「中國故事」。

助力正確對華認知 港擁得天獨厚優勢

作為溝通中外的樞紐,香港在促進國際社會樹立正確對華認知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及便利條件。香港對於世界各國的交通和通關便利,有利於人員的往來。香港居民在法律框架內受到廣泛的言論自由保障,這給予各種意見的表達、碰撞及交流以充分空間。自由流通的資訊,使得香港的信息與世界同步。

在香港進行人文交流,議題設置範圍可以非常廣闊,基本實現「全議題」範圍交流,有利於中外各界在自由氛圍下互通有無、切磋砥礪。香港在促進中外人民相知相近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優勢,我們應該倍加珍視、善加利用。相信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香港,亦將在未來蓬勃發展的中外人文交流中煥發異彩,成為助力國際社會構建正確對華認知的重要節點城市。

作者是香港大學中國制度研究中心總監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閻小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