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李本瀅:《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的前路

發佈於

【明報文章】今年5月勞工處推出經修訂的《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包括將其工作暑熱警告與天文台的極端酷熱天氣特別提示掛鈎;若天文台發出上述提示,勞工處會發出最少黃色級別的暑熱警告(分黃、紅、黑3級;註1)。本文目的是討論工作暑熱警告的科學依據、其實行時遇上的困難和限制,及有何改善方法。

暑熱不等同高溫 不能混為一談

回顧勞工處去年5月推出工作暑熱警告,採用了「香港暑熱指數」(Hong Kong Heat Index, 以下簡稱「HI」)。起因是2014年中大醫學院與天文台一項合作研究(下稱「研究」),利用2007至2011年香港的入院和熱壓力相關數據,評估高溫、高濕度、緩風和強烈日照所導致的熱壓力對健康的綜合影響,從而制定HI。研究顯示,當HI達到29.5時,額外入院率(即超出正常情况下基線入院率的部分)開始上升;當HI達到30時,額外入院率開始更快速上升;而當HI達到30.5時,額外入院率便達到令人擔憂的水平(註2)。在這裏,要指出入院者包括所有人,即工友及非工友、戶外工作及室內工作人員。

為了讓大家多認識HI,筆者在此解釋一下。HI是跟一處地方的溫度、濕度、風力和太陽輻射強度有關,變化幅度可大可小。舉例:假如日照下溫度偏高,但濕度低兼且有風,HI不會很高;反之,如有雲層遮擋部分陽光,溫度不甚高,然而濕度偏高、風力弱甚至無風,則HI可以頗高。

既然HI本身反映暑熱(heat stress),而天文台的酷熱天氣提示主要考慮高溫,兩者並不相同,不能混為一談。舉例:溫度雖高但濕度偏低,並不代表暑熱也高。換句話說,就算溫度達攝氏35度,HI也可以低於30的危險水平。勞工處將兩者掛鈎的最新做法,在本年5月2日新聞稿上並無提出任何理據。

在這裏,要說說筆者個人的體驗。7月8日早上一覺醒來,按手機上「我的天文台」程式看,除了留意到天文台已發出酷熱天氣警告,還赫然發覺上水雙魚河上午8時半已錄得HI達到30,之後整整一個小時徘佪30至32之間(大約同一時間,位於九龍市區的京士柏錄得HI在30左右徘徊)。但勞工處並未發出有關工作暑熱警告,延至早上11時10分才發出。

以香港來說,利用HI運作暑熱警告的一個限制,是全港只得上述兩個地點的觀測;其他地方情况如何,便不得而知。HI的短期變化可大可小,簡單來說,任何一處地方如果下了些雨,HI便會降低;反之,陽光多了,HI便上升。

勞工處暑熱警告系統的科學依據?

對於工作暑熱警告的制定,學者及專家亦已提出意見。勞工處去年推出工作暑熱警告後不久,帶領中大醫學院團隊做上述研究的助理院長陳英凝教授便指出,勞工處「3級工作暑熱警告系統的黃色、紅色和黑色警告的觸發門檻,分別設定在HKHI為30、32和34,這看來便過於保守,尤其考慮到戶外工作者暴露於更嚴峻的天氣條件和從事強度更高的體力勞動」。陳教授同時說,勞工處「更透明地闡明新警告系統的科學依據,才可以更有效向持份者和公眾傳達警告信息」(見註2)。

本人去年7月接受傳媒訪問(註3),已指出勞工處暑熱警告系統科學依據不足,主要理由是:(1)按過往有關紀錄,HI達到32的情况較少見,達到34的情况更前所未有;(2)額外入院率根本上與戶外工作工友無直接關係。

勞工處對第一點的回應是,由上述研究發現HI一旦超過30,額外入院率便飈升,故將最低級別的黃色暑熱警告起點定為HI 30。惟HI達30時,根據研究結果,額外入院率已開始更快速上升,未能給戶外工作者預警,故陳教授有「保守」之說。至於為何紅色、黑色暑熱警告分別定為HI 32和34,勞工處回應是採用了不同的國際標準,並向記者提供了一些資料。筆者就此等資料看過幾篇文章,仍不得要領,未能找到相關科學理據。

勞工處對上述第二點的回應是,上述研究內不同年齡組別中,包括了15至59歲組別,而此組別已包含大部分工作人口。該處更補充,此15至59歲組別的額外入院率,跟其他組別的額外入院率比較,「差別甚小」。對此,香港工人健康中心主席余德新醫生的意見是,勞工處錯誤引用了研究結果(misciting the research)。他又說,HI研究結果是不能用作量度暑熱對工友健康的影響。他同時指出,上述15至59歲組別還包括學生、主婦、弱能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况且,本港需要工人在高溫下工作的工業寥寥可數,而大部分就業人口的工作間均有空調(見註3)。意思是,戶外工作者於此年齡組別內的入院個案不是沒有,但數目上佔比可能不高。

由此可相信,勞工處制定工作暑熱警告時的理據並不充分,主要原因是採用了HI。當初天文台與中大合作研究HI,目標並非針對戶外工作的工友,而是普羅大眾。另外,上文已提過,在監測HI方面,目前只有京士柏和雙魚河兩點,即代表盲點多,觀測受到限制,未能照顧到香港多處地方戶外工作的工友。

應跟隨中外採用暑熱壓力指數

去年7月同一次傳媒訪問中(見註3),余醫生、環保團體及筆者均分別指出,應跟隨中國大陸及多國採用的暑熱壓力指數(WBGT)。WBGT通過嚴謹科學研究,受國際公認,並於海內外多處地方行之多年。WBGT反映在陽光底下人體感受到的熱壓力,實際量度的是乾球、濕球和黑球溫度;將此3項溫度結合,便能夠反映當時當地氣象情况:溫度、濕度、風速及太陽輻射。(HI也是利用上述WBGT量度到的3個溫度讀數,只是相關系數有所不同。)

順帶一提,天文台WBGT儀器早於2008年製成,用以支援當年在港及內地舉行的奧運賽事,其中包括馬術比賽,表現得到當局讚揚。天文台同時亦取得有關ISO(國際標準化組織)認證,以及本港和外面的專利註冊。

新加坡面積雖比香港小,但已能做到10多處地點的實時WBGT報道,對於不同地方的工作人員及戶外工人來說,富實用及參考價值,同時也相當方便。WBGT儀器在網上和市面上有售,種類上供手提或定點裝設也有,尺寸不大,一般售價兩三萬元左右的在功能和可靠度上已經不錯。有關公司、機構或持份者只需按照氣象儀器安裝指引裝設便成。

勞工處與天文台或需研設諮詢機制

此外,按筆者於天文台的多年經驗,須指出業務上(operational)勞工處與天文台或需考慮設立諮詢(consultation)機制。原因很簡單:看着HI(或WBGT)的曲線,我們只知道過去和現在的讀數,但不可能知道未來一兩個小時的走勢(就如觀望市場上眾多的升降曲線一樣)。換言之,單靠讀圖表不能預知未來。只有當值天氣預報員才掌握到未來天氣是否會有雨、雲層會增加或減少,或風力會否變化,因為這些都會影響暑熱。此等天氣因素對局外人來說,就像瞎子摸象,但它們卻會影響HI(或WBGT)的未來走勢,從而左右勞工處的決定。

設立諮詢機制的一個好處,便是能夠減少去年出現暑熱警告「彈出彈入」的問題。諮詢機制的一個實例,是漁護署跟天文台數十年來在火災危險信號上的合作,安排上是進入秋冬旱季時開始雙方每日諮詢,譬如天文台預報員會評估當天溫度、濕度變化及下雨機率等,漁護署利用此等資料便能考慮是否需發出信號及何種信號,從而減少如信號發出不久,因遇上下雨而須取消信號的情况。此外,天文台亦經年向一些有關部門及機構提供諮詢服務,務求減少因天氣而令業務受影響的情况。

總結:

(A)勞工處今年修訂的《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跟天文台的極端酷熱天氣特別提示掛鈎,由於暑熱並不等同高溫,兩者出發點不同,可能是錯配。

(B)勞工處去年已開始採用的香港暑熱指數(HI),在科學理據上依然未能令人釋疑。這裏,筆者再次重申中大醫學院陳教授所言,須更透明地闡明新警告系統的科學依據,才可更有效向持份者和公眾傳達警告信息。

(C)於實行上,勞工處自今年5月開始新猷,短短兩個月已讓明眼人看出運作上的一些困難和限制。本文建議考慮利用中國內地和外國行之多年的WBGT方法,持份者可依有關技術指引自行安裝。天文台對此方法亦早有經驗,10多年前已將此法應用於2008年北京奧運在港舉行的馬術比賽,並得到用戶認同。此處拋磚引玉,供諸公參考和比較。

(D)筆者建議考慮設立勞工處與天文台之間的諮詢機制,加強暑熱警告操作上的穩定性,減少去年遇到的「彈出彈入」問題,務求令戶外工作人員得到更好服務。

註1:〈防中暑指引修訂版下月推 工作暑熱警告掛鈎天文台提示 調整取消機制免「彈出彈入〉,2024年4月30日《明報》

註2:陳英凝、林靖宇、何盈恩及黃智誠,〈工作暑熱預警系統 有待整合〉,2023年6月14日《明報》

註3:Mandy Cheng, “A lot of hot air: Critics question whether Hong Kong’s new heatstroke warning system really works”, Hong Kong Free Press, 10 Sep 2023

作者是香港天文台前台長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本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