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中大醫學院建立「魚類過敏階梯」 助精準診斷致敏魚類 (14:09)

發佈於

中大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四成魚類過敏患者不會對特定魚類過敏,引起過敏原因在於魚肉所含的小清蛋白,不同患者對該物質耐受性各異,又因魚類小清蛋白的高度相似性,令傳統過敏測試的準確度較低,假陽性比率高達80%。研究團隊按不同魚類的小清蛋白水平及患者相對的耐受性,建立一套「魚類過敏階梯」系統,協助更精準地診斷致敏原,避免不必要戒食。

研究團隊招募249名魚過敏兒童患者,平均年齡為4.2歲,並對參加者進行皮刺測試,以及量度他們血液中對多種魚類的「特異性IgE」 濃度(一種與過敏相關的抗體),記錄他們的病歷,以及自從出現魚過敏反應以來進食一系列海鮮的情况。

結果發現,四成魚過敏參與者對至少一種魚類有耐受性,團隊收集參加者對不同魚類的「特異性IgE」濃度,分析他們對各種魚類的相對耐受性後,建立一套「魚類過敏階梯」系統,當中鯛魚、鯰魚(又名「塘虱」)和鯇魚的致敏度最高,其次是石斑和鯡魚,最低致敏度的則是鱈魚、大比目魚、三文魚和吞拿魚。

被問到階梯會否有助提升檢測的精準度,中大醫學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兒科教授梁廷勳表示,是次評估以每種魚作個別評估,亦要求藥廠為個別魚種製作試劑,測試結果會較傳統做法精準。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詩彥解釋,小清蛋白是魚類的主要致敏源,不同魚種的致敏源相似,使用皮膚點刺測試等傳統診斷方法來判斷過敏患者對何種魚類較為敏感具挑戰,舉例鯇魚過敏者身體的血清蛋白,或與三文魚屬同一種血清蛋白,令結果出現假陽性,由於診斷受限,導致醫生臨牀上會建議戒食所有魚類。

梁詩彥又指,部份患者亦會以為其他海鮮亦會過敏,最後戒食所有海鮮,但不必要戒食會影響小朋友發展,舉例三文魚有Omega3脂肪酸可促進大腦發展,海產整體亦有高含量的碘可促進甲狀腺發展。

王太的女兒Grace為研究參與者之一,Grace約1歲時曾進食少量魚類,出現皮膚腫脹、呼吸困難,遂送院急救及留醫三日,之後家人亦不敢胡亂接觸海鮮,直至參與研究,在醫護人員協助下現時可進食致敏度較低的三文魚。

另外,研究亦發現近半數魚過敏參加者,因認為蝦、蟹、蜆和帶子等甲殼類,或貝類與魚類同屬海鮮,誤以為同樣需「一刀切」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