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吳傑莊:的士與Uber同舟共命 相煎何必太急?

發佈於

【明報文章】早前,科幻般的無人駕駛汽車「蘿蔔快跑」已在內地的武漢、重慶等城市啟動測試服務,引領科技出行新風尚。與此同時,香港卻仍深陷傳統的士業與網約車之間的紛爭。或許,雙方毋須如此針鋒相對,因為展望未來,無人駕駛的士即將引領智慧出行的明天。

事實上,香港也在積極發展無人駕駛技術。特區政府正積極推動創新科技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比如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研發的、融合5G技術的車聯網科技(C-V2X),計劃開展道路測試,包括在西九文化區試行自動駕駛穿梭巴士。

無人駕駛的士 具獨特優勢

與此同時,國家在無人駕駛技術應用的開放實驗方面,也在加速推進,其自動駕駛產業已走在國際前列——自動駕駛技術共分為0級至5級,從L1的駕駛輔助到L5的完全自動化,而「百度Apollo」(「蘿蔔快跑」所應用的大模型)已達到L4級別。香港完全可以借鑑國家的成功經驗,加速自身在無人駕駛領域的發展。

而無人駕駛的士有獨特優勢。首先,從營運成本來看,儘管初期科研投入較大,但長遠而言,無人駕駛的士毋須支付司機工資,且能夠實現24小時不間斷營運,這大大提高了車輛的使用效率。以武漢市的「蘿蔔快跑」為例,其10公里行程的車費價格約在4到16人民幣之間,明顯低於傳統出租車和網約車的價格範圍(18到30人民幣),向乘客提供了更經濟的出行選擇。

其次,無人駕駛技術以其理性與穩定性,為市民出行帶來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據香港警方2022年《交通報告》顯示,約86%的傷亡交通意外是由司機過失引起。而無人駕駛技術則能夠有效減少因駕駛員疲勞、分心、酒駕等人為因素所導致的交通事故。自動駕駛系統不受情緒波動影響,避免了「路怒症」、超速等不安全駕駛行為。以百度的「蘿蔔快跑」為例,其無人駕駛出租車在運行中能夠自動避讓行人、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確保了行車的安全與規範。此外,乘客還能避免遇到傳統的士司機不禮貌、拒載、繞路及亂收費等問題,享受更加舒適的乘車體驗。

不過,面對無人駕駛技術浪潮,的士和網約車司機又該何去何從?在香港,龐大的司機群體——包括約6萬名常規的士司機和超過21萬名網約車司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挑戰往往伴隨着機遇,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把握。

政府需提前規劃 助司機轉型

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不僅將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還將催生一系列新職業崗位。例如自動駕駛系統在某些複雜或突發情况下,可能無法做出最佳決策,此時需要人類遠程操作員介入。另外,隨着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車輛在開放道路環境中面對的外部損害風險也會增加,這將帶動車輛保險和檢修等相關崗位的需求增長。這些崗位,需要專業技術人員來校準和維護無人駕駛汽車的各類傳感器。這些技術人員不僅需要掌握自動駕駛技術,還要具備汽車維修的專業知識。

因此,特區政府需要提前規劃人力資源、加強勞動技能培訓,為司機創造更多轉型機會。的士業界和網約車亦不妨止息干戈,共同迎接未來挑戰。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吳傑莊]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