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周永新:香港可成為「欖球型社會」嗎?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一向以來,香港是一個階層非常流動的社會。大家都說香港機會處處,港人只要肯努力,無論出身如何低微、是否有高學歷,皆可逐步改變自己的命運,從基層打工仔做起,至擁有自己的居所,搖身一變成為中產,甚至躋身上流社會。過往這樣階層流動的例子,比比皆是。可以肯定的是,香港雖非一些人形容的「遍地黃金」,但香港沒有不可踰越的階層結構,階級之間也不會壁壘分明,更多時是「英雄莫問出處」。基層市民要往上爬,障礙是有的;成功與否,則在乎個人的努力和際遇。

香港仍是流動性強的社會嗎

近日熱門話題之一,是連高學歷的年輕人也「躺平」輪候公屋,特首和政務司長相繼發言,呼籲年輕人不應這麼做。高學歷的年輕人為什麼「躺平」輪候公屋?原因之一,看來是他們看淡自己的前景,認為自己無論如何努力,將來都無法在私人市場置業。雖然這樣的年輕人是極少數,惟不禁令人發問︰香港仍是流動性強的社會嗎?為什麼一些年輕人擁有高學歷,仍認為自己沒有上流機會?他們這樣「躺平」,是他們的錯嗎?

談到社會流動,近期有立法會議員和團體鼓吹香港變成「欖球型社會」,也就是中產人士在社會成為大多數,這樣可以避免社會出現少數富人與多數窮人對立,也可起着穩定社會的作用,因為中產既想維護自己的利益,自然不想社會出現劇變。這樣,香港怎可成為欖球型社會?是否如新加坡一樣,八成以上國民擁有自己的居所?或如北歐一些「稅收重、福利好」的「福利社會」,盡量縮窄國民收入差距?

為解答以上問題,筆者根據政府統計處《2024年第一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提供的數字,嘗試分析本港市民生活狀况,包括他們的住屋分類、入息分佈及教育水平;並從這三方面,探討香港成為欖球型社會的可能。另外,筆者也盼望解答論者兩個關於公屋的問題:政府的房屋資源是否過分傾斜出租公屋?政府的房屋政策又是否令基層市民不斷膨脹?

業主和租客 各佔家庭住戶約一半

首先,是市民現有的住屋分類。表1顯示,按照居所租住權劃分的家庭住戶,香港共有2,734,600個住戶,其中1,391,300戶(50.9%)是自置居所住戶,包括15.1%居住在公營房屋,35.7%居住於私人房屋。其餘約一半的家庭住戶,45.6%是全租戶,包括30%居住在公營房屋,15.6%居住在私人房屋。簡單來說,全港家庭住戶中,約一半擁有居所住權,即一般稱的業主;另外三成是出租公屋住戶,餘下約兩成是以不同形式租住私人樓宇。

若以租住權劃分,業主和租客各佔家庭住戶約一半,形狀如長方型分為兩截。而這種形態在過去二三十年並沒有太大變化,家庭住戶數目僅隨人口增長而增加。

筆者講過,以香港現有工資水平,及私人樓宇長期遠超一般打工仔的購買能力,人口中總有相當部分市民需要政府的幫助,才能解決住屋困難。因此,香港租住權的分佈,出租公屋加上私人樓宇的租戶,仍會長時間佔去全港家庭住戶的一半。

買樓致富日子 一去不復返

這樣,怎可令現有業主和租客各佔一半的長方型變成欖球型?若要這樣做,現時全港家庭住戶中的業主數目,必須從一半增加至三分之二。粗略計算,業主住戶數目要增加43.1萬戶((2,734,600×2/3)-1,391,300)。這43萬業主住戶並不是小數目,就算公私營各佔一半,政府也要在未來多建20多萬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可以達到目標嗎?

筆者在本欄講過,市民過去所以熱中置業,就是相信樓價會不斷上升;到了今天,這種買樓致富的情况仍會持續嗎?連一些大地產商都明言,香港靠建樓賺大錢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市民還會夢想憑炒樓發大財嗎?另外,市民一旦做了業主,二三十年的還款期難免造成沉重財務負擔,也間接限制了他們將來轉工和發展的機會,值得嗎?

提升勞動人口學歷水平 可拉近入息差距

若以就業人士的入息作分析,統計處的今年首季住戶調查數字顯示(表2),約有三分之二(65%)就業人士月薪在3萬元以下;月入3萬至5萬元以下的佔18.6%;5萬元或以上的有16.4%。簡單來說,就業人士的入息分佈大致上可用「澳洲啤梨」來形容,也就是中間以下部分較肥大,逐漸收窄到頂部的中高薪人士。

本港入息分佈是否不平均?若與其他同類型的經濟體比較,香港收入差距情况並不嚴重,不應用「貧富懸殊」來形容。况且香港有相當健全的社會安全網,低收入家庭從房屋、醫療和社會保障等措施得到的幫助,令他們的實際生活水平較收入所顯示的為高,收入差距也不致變得這麼醜陋。

這樣,香港的收入分佈可以從「啤梨型」轉為「欖球型」嗎?首先要解釋的是,個人收入常與他們的學歷水平有密切關係:一般學歷較高的,收入也成正比例。按本港情况,統計處數字顯示︰小學及以下學歷的就業人士(佔全港就業人士6.6%)的月薪中位數是1.25萬元;中學學歷(佔比45.1%)是1.6萬元;專上非學位學歷(佔比11%)是2.1萬元;大學學位學歷(37.2%)是3.5萬元。

也就是說,如果香港就業人士的學歷水平能夠不斷提升,擁有專上和學位學歷的市民,能從現在全部就業人士的48.2%,增加至約佔三分之二,香港的收入分佈或會成為欖球型社會。當然,提升全港勞動力的教育水平並不容易,不僅需要龐大公帑,經濟發展也必須配合。

以租住權和入息分佈而言,香港雖不是欖球型社會,但政府建立的社會安全網,總算抵消了市民入息偏低和難於置業所帶來的社會矛盾及不安。

作者是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周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