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親子筆陣.解鎖孩子心:創造「共同經歷」

發佈於

【明報專訊】當我們問孩子放假想去哪裏玩,他們會回答什麼?「遊樂場!」、「主題公園!」、「打機!」……

父母們慨嘆,自從有了孩子,就失去me time,要放下自己的喜好和興趣,周末都化身「親子好去處」達人,依孩子的喜好,走遍大大小小的遊樂場和親子餐廳。儘管疲累,但看見孩子玩得盡興,作為父母的都心滿意足了。

我認識一個家庭,他們安排的家庭活動卻頗特別。以下是他們的2024年家庭活動清單(張貼在家中的雪櫃上):

1. 全港「豆腐花」品嘗及評分

2. 古物古蹟探險之旅

3. 圖書館探索行動

4. 行山樂悠悠

父母成接送者角色

你覺得他們的活動有趣嗎?

其實,這對父母從前也是以孩子為中心,在假日裏安排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例如去主題樂園和室內遊戲室,但他們發現孩子們下意識會以自己為中心,作選擇時只考慮自己的喜惡,對爸爸媽媽安排的一切,完全沒有感恩、感謝的心,以為去自己喜歡的地方吃喝玩樂是理所當然的。

父母都發現自己到了遊樂場只是站着,一邊看着孩子,一邊看電話,彷彿只當「接送者」的角色。難得的周末親子時間,好像眨眼便過,回想起來,都忘記去過哪裏,做過什麼。

父母不要只當一個角色,忙於為孩子打點好一切,安排行程、接送孩子……不要只是與孩子「經過」一個地方,而是要與孩子一起享受,一起「經歷」。

按各家庭成員興趣安排活動

後來,該父母嘗試改變做法,以家庭為中心,依各成員的興趣為出發點,爸爸最喜歡歷史,媽媽最想到郊外走走,哥哥無「書」不歡,妹妹最喜歡吃甜品……父母想孩子以其他家人的喜好出發,願意花時間去陪伴家人,體驗各人喜歡做的事情。

於是,他們創造了不同的「共同研究課題」(common project),不但慢慢發展出共同的興趣,孩子還能了解父母更多,創造了特別深刻和獨特的經歷。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