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東京】那回家的漫漫長路

發佈於

【明報專訊】「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思考性向(sexuality)的?」這是最近大熱的Netflix同性戀愛真人節目《夏日咖啡男友》(The Boyfriend)中,一段幕後花絮裏節目組對參演者的提問。其中一個參演者談及,在鄉下地方,一男一女交往、結婚、組織家庭才是定律;心裏明知自己喜歡同性,在某段日子,卻也曾用這種「定律」埋沒自己。

在亞洲80後、90後的成長環境裏,大概很少有人會灌輸小孩異性戀以外的思考。父母親戚總是劈頭第一句就問「有冇男朋友呀?」和「仲唔快啲搵個女朋友」,而不是「你可以喜歡任何你喜歡的人,不論對方是男是女或者男女都不是」。因為異性戀就是一種橫行無阻的「正確」。喜歡同性,或者任何一種異性戀以外的模式,就像往名為「正確」、平靜無波的湖裏丟下一顆石頭,從此不得安寧。

看畢10集The Boyfriend後,剛好看了金井冬樹先生的個展「Handmade Heaven」,讓我重新思考LGBTQ+在日本的情况。展覽以「自製天國」(烏托邦)為主題,展出金井過去創作的一些zine和畫作,並展示新作品——寫有法國哲學家Simone Weil名句「Belief in the existence of other human beings as such is love.」(相信其他人類原原本本的存在就是愛)、像窗簾一樣的布幕。金井的創作向來非常關注性別與欲望等議題。在日本,同性戀想當然也不被社會視為「正確」。The Boyfriend中問參演者「讓你感到過受傷的一句說話是什麼?」,他們回答:「一些人從旁人聽說我沒有女朋友……然後直接跑來跟我說,難道你是二丁目(新宿二丁目,東京著名的同志族群區)那邊的人?」連垃圾都必須分得清清楚楚的日本,都有將「正確」以外的人歸為異類的傾向。異性戀霸權的社會不會有人無端端大聲宣告自己喜歡異性,因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在平靜的湖裏引發漣漪,需要漫長的掙扎與無比勇氣,就像用一輩子搞一場革命。這塊定義「愛」的布幕,是金井從社會運動中出現的標語橫幅取得靈感。

展覽裏一本名為LONG WAY HOME的zine,文字量多而鉅細無遺,有點像以前Xanga年代寫的流水帳日記:與網上結識的男人初次見面,性慾萌芽、政治、網絡的喃喃自語。他寫到:「……本來性別(gender)不止是彩虹旗的七色。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顏色……大家理所當然地將正在前進的自己定型,這種生存方式不痛苦嗎?就像把擁有許多可能性的自己捨棄。」活在與本性背道而馳的社會,只想正常地活着就要不停為自己捍衛,光想像就覺得痛苦。不論是Netflix這些同性真人節目也好,像金井和許多關心性別議題的藝術家也好,或許如LONG WAY HOME我很喜歡的小標題一樣:Unfinished sympathy、Revolution like whisper。保有同理心,已經像靜靜搞一場革命。

作者簡介:喜好是觀察人類,著有繪本touch和漫畫《地獄行》

文:Papaya Fung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