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初中宗教指引提踐國民認同 舉例藉耶穌出生教孝道 學者倡同時培養國際視野

發佈於

【明報專訊】教育局昨公布新學年推行的《宗教教育課程指引(中一至中三)》,列明宗教科教師需幫助學生「認識、培育和踐行」國民身分認同、守法等課程發展議會早前納入課程框架的價值觀,並列舉多間中學教學例子,包括有天主教學校藉耶穌出生教「傳統中華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有宗教科教師認為今次改革可讓抗拒傳道、說教的學生對宗教有更多了解。有神學學者認為宗教不限於單一國家文化,建議同時透過宗教培養學生更有國際視野。

學看己看人看世界 秉公義辨媒體

新公布的課程指引將取代1999年版本,新學年(2024/25)9月起,初中宗教教育將分為「透過宗教看世界」及「從宗教中學習」,後者講求讓學生以宗教視角探究個人與社會的「終極問題」,分為從宗教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及看幸福共4個單元,再細分不同課題,例如「看世界」包括秉行公義、愛惜地球、明辨媒體、認清虛實;內容根據辦學團體所屬宗教而有所不同。

教育局建議課程每年50課節,每節約40分鐘,指引另列舉多間宗教學校教學例子,包括有天主教學校藉教導學生玫瑰經和製作玫瑰念珠,讓他們學習聖母在耶穌出生、成長、傳道使命的角色和貢獻,從而認識「傳統中華文化中孝道的重要」(詳見表)。

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席副教授龔立人認為,以往初中宗教教育較少觸及生命教育,改革後新增從宗教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看幸福等章節「是好的進步」。他留意到指引「比較刻意」將國家、國民元素植入宗教教育,他認為宗教本身應走向「普世性」,舉例儒教、道教縱然扎根於中華文化,亦應有胸襟、容納量可跨越單一國家、民族以至文化,或者可同時講解基督教在中國及外國如美國的模樣,讓學生學懂「不應只由自己的國家、文化界定宗教,應多一點國際視野」。

有教師稱助抗拒傳道學生開放心靈

聖公會李炳中學宗教科教師麥中浩稱,以往初中宗教教育較着重宗教人物、教義等,改革後將側重引領學生實踐信仰,舉例以往教「約瑟處逆境」時較側重約瑟如何面對高峰低谷,但日後可新增遊戲元素,讓學生體會信仰能助他們化逆境為祝福。他又認為,今次改革可讓抗拒傳道、說教的學生開放心靈,多了解宗教。

管浩鳴:教師需拿揑好 否則學生更不解

立法會選委界議員、聖公會大主教事工發展顧問管浩鳴表示,新指引建議將宗教教義套入不同情景,如人與大自然關係、判別媒體資訊真偽等,涉及不少對聖經經文的解讀,「變相教師要拿揑得好好,否則學生有時可能更不明白」。他認為初中多談信仰背後大愛、包容等價值,反而更易助學生「打好底子」,日後能善良處事。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