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60周年寄語 失明會:珍惜公民社會

發佈於

【明報專訊】國安法生效後,近年本港多個民間團體解散,公民社會萎縮,而失明人協進會在風浪中挺進了60年。協會前會長莊陳有有感政府對公民社會或抱持不信任的態度。他指出,民間組織有重要的存在意義,「這正是一個好機會去問:為什麼有些人會自組團體?正是因為生活經歷令他們認為,自己的問題需透過同病相憐、有同樣經驗的人走在一起,想解決方案」。莊寄語執政者「珍惜公民社會」,民間團體非製造問題者,而是協助解決問題。

明報記者 陳在心

協進會多年來的爭取權益運動中,均不乏各類民間團體及政黨的身影,例如2004年該會與香港聾人協進會、香港傷殘青年協會等40多個殘疾團體及政黨等組成「殘疾人士爭取交通半費優惠聯席」爭取,港鐵終於2009年為殘疾人士提供有期限的半價乘車優惠,至2012年政府全面推行長者及殘疾人士2元乘車優惠。

指民間團體非製造問題

參與倡議運動逾20年,現任會長黃俊恒說,以前公民社會的規模是「我們只需做一部分,其後會有人幫忙補位,使之變成可跟政府爭取的事」。他指以往倡議平權時,政黨、組織會提出各種方案,例如提出在議會跟進,或發表各類評論,「但今天整個操作很依靠機構自身去做」,令機構難免感「單打獨鬥」。

當規模不再,莊陳有認為總有路可行,「如果我們的議題是對的,那就用現時社會可接受的方法提出吧」,又舉例香港快運本年5月將兩名視障人士「趕落機」事件,協會的處理方式開記者會、向官員發公開信及撰寫評論等,均能令快運道歉、媒體關注及運輸局答應會面,「也幾有效果」。莊陳有重提爭取殘疾人士乘車優惠事件,「其實當年爭取半價乘車也用了近10年」,希望協會仍能「有個案就出聲」。至於少了倡議的途徑會否令效果減弱,「就要看經驗才知道」。

昔組織互相補位 今用新方法

轉眼2024年,面對社會及政治環境急劇變化,不論自助團體裏外皆面臨新挑戰。翻查資料,2023至2024年度協進會收到72宗會員投訴或意見反映,按年升逾七成,其中資訊科技類別佔24宗,較前年同期的3宗高7倍。總幹事關卓妍說,數碼化轉型下,點餐、購物等都用手機App等操作,或進一步拉遠健視者與視障者的距離,亦反映視障者在不同年代亦有不同需要,仍要民間社會爭取、協助處理問題。對外,自助團體則面對公民社會萎縮、政治環境轉變等,平權路上需調整心態,建立新處事方式,形容為組織間的「另類覺醒」。

籲執政者珍惜民間智慧力量

莊陳有作為前會長寄語,民間自助運動在今天的香港「最重要的是找回自己的mission(宗旨),做我們認為正確的事」。莊也希望大眾毋忘公民社會對推動社會的作用,「作為一個小小的團體,我們的經歷就是一個認證:如果你能夠尊重當事人、尊重公民社會及團體,他們會發揮成為解決問題的來源,而絕非一個製造問題的來源」,又提醒執政者珍惜公民社會所聚合的智慧與力量,「這亦是香港之所以會成為今天的香港,一個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