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探3歲女心底話 成創作濫觴 親子AI畫 見童趣亦見共學必要

發佈於

【明報專訊】小孩學習AI,AI亦像小孩在學習……父母也要學習提問的技巧。

「媽媽,我看過一個小孩,他沒有撞到頭,他本來在玩車子,玩着玩着,突然就死去。」作家黃愛華的女兒島島說。童言童語令人想起《麥兜》的跳脫思維。孩子牙牙學語時,滿心期待他說出第一句話;當孩子懂得說話,老被他的胡言亂語逗樂,笑着笑着,原來童年轉瞬即逝。黃愛華記下女兒天馬行空的話語,轉化成人工智能(AI)繪圖工具Midjourney的「咒語」,不必揮魔棒,就變出島島嘴巴裏的奇幻世界。討論AI總落於應用生產甚或威脅,但是黃愛華想像,或許可以「有溫度」使用冷冰的AI工具。

「來到媽媽肚裏之前,你在哪裏?」也許每個爸爸、媽媽都問過孩子這個問題,未懂科學的孩童往往交出妙想天開的答案,島島的答案則是「turtle house(烏龜之家)」。到底什麼是烏龜之家?黃愛華也摸不着頭腦,然而女兒只得3歲,言語能力有限,問下去亦問不出什麼來,只好將對話擱於心裏。後來黃愛華想到,如果將島島的說話放進Midjourney生成圖片,「當她看到圖的時候,會不會可以說更多話呢」?

有根有據,島島確實延伸描述她想像中的烏龜之家,黃愛華一邊發問一邊調整輸入的指令,譬如烏龜之家應該有一個女孩,最終島島、黃愛華和Midjourney共同完成創作《烏龜之家》,這做法也成為她們之後的創作方式。黃愛華發現,調整指令時訓練女兒的溝通和串連能力,也延伸島島的想像力,「(想像是)一種很純粹的快樂,或者很純粹為想像而想像,其實是這個年紀才有的,轉瞬即逝,可能去到5歲已經沒有了」。

美國發展心理學學者Robert J. Sternberg認為,人皆有創意思考的能力,創意思考也可以學習和培育。另一研究兒童發展的心理學學者John S. Dacey,更在Fundamentals of Creative Thinking (可譯作《創意思考的基礎》,1989)指出,0至5歲是培養兒童創意思考最重要的階段。不過Sternberg和Dacey研究時AI尚未普及,未知AI能否解放兒童創意?去年,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博士生Ariel Han和Zhenyao Cai設計應用生成式AI,來讓年輕學習者學習視覺敘事,並在研究論文Design implications of generative AI systems for visual storytelling for young learners(可譯作〈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對年輕學習者視覺敘事的設計意義〉)建議可用於發展兒童表達創意、敘事和讀寫能力,似乎跟黃愛華的想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島島跟黃愛華的創作上月在藝穗會展出,作品的創作力量和幻想會嚇你一跳。去年有着500年一遇的暴雨,街道恍如河道,但島島在《回家》想像,暴雨並非冲走任何事物,而是讓樓房和車輛游泳回家,她還說要開燈給它們在深夜回家,一條條吊燈遂從天而降。《蛋殼劇團》則是某次島島看完戲劇演出,回家後就拿出許多玩偶模仿表演,說玩偶每晚結束表演後就回到蛋殼,蛋殼縫合包裹身體,明早破殼重生。

應對「敏感」題材 輸入「咒語」有竅門

黃愛華跟島島一起用Midjourney創作時,她就像設計師對着她的客人,「客人說:『我要這個這個』,但我現在的客人就是一個3歲的小朋友」。因應「客戶」需要,輸入「咒語」也有竅門。文首提到突然死去的孩子,原來是黃愛華着島島玩的時候不要跳來跳去,嚇唬她撞到頭就會死,島島卻說不用撞到頭都會死,並解釋看過突然死去的孩子。即使Midjourney本身有過濾器,黃愛華在《突然死去》輸入「咒語」時亦小心翼翼,刻意加入Edward Hopper—— 一個美國畫家的名字,令生成風格偏向他的畫風,而非恐怖,「對於年紀這麼小的小朋友,我不知道他們的接受範圍可以去到哪裏」。在《沖涼》,島島說每天洗澡肚臍會生一朵花,但有關身體裸露,Midjourney無法生成肚臍生花的圖像,直至黃愛華加入naïve art—— 一個藝術流派模仿小朋友繪畫,方才成功。

問黃愛華哪一幅圖最匪夷所思?「全部都很匪夷所思。」她笑說,接續又舉了一個例子。島島在白板畫了一個頭和一雙眼,不斷問媽媽問題來加入新元素,最後畫成一幅畫作。原來島島在模仿媽媽向她提問和Midjourney生成畫作。後來黃愛華將島島那幅畫放進Midjourney,生成《孩子模仿AI程式》,「其實她看到這些圖,她覺得很開心,她覺得『我畫不到,但是你又能夠讓我看到』。當然不會是她100%想要的東西,但也很近似」。小孩學習AI,AI亦像小孩在學習,「所謂Midjourney或者AI,其實它也在學我們整個世界上有的東西」。

作品在藝穗會展出時,黃愛華亦舉辦親子工作坊,教導他們使用Midjourney創作。她分別問孩子和家長同一個問題:想用Midjourney製造什麼怪獸?孩子不加思索,便回答「像飛機的怪獸」;家長想了大概半分鐘,才答出「像兔仔的怪獸」,聽起來還是過於因循。不過父母跟子女都是Midjourney的初學者,柴娃娃合力完成圖像,關係相對對等,親子之間較少評斷。黃愛華只想起,工作坊有個媽媽調侃自家孩子那麼沒有創意——原來那個孩子已經12歲,是孩子當中最年長。

父母學習提問 引導孩子創作

黃愛華認為對父母來說,最困難是開始使用Midjourney生成心目中的圖片,「起碼要對基本的藝術風格有所認識」。父母也要學習提問的技巧,學習提問的另一面,就是學習寫故事的技巧,「你愈懂得怎樣講故事,其實你就愈知道怎樣問問題,因為你大概知道一個故事有什麼元素才好看」。家長提問來引導孩子在Midjourney創作,恰恰呼應鷹架理論(Scaffolding Theory)。鷹架理論建基於蘇聯心理學家Lev Vygotsky的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他認為學習既有不用幫助就能做到的區域,也有只要幫助就能做到的區域,鷹架理論便認為,學習新概念和技能有足夠支援的話,學習者能從已知事物學習新知識,自主以後漸漸退除支援。只要孩子有父母足夠引導,就能說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黃愛華計劃日後再辦親子工作坊,至於她和島島的作品,目前在她們的個人網頁(註)能夠看到。

註:bit.ly/46Hm3Tf

文:嚴嘉栢

編輯:譚雅詩

設計:賴雋旼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數碼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