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內地學者著作談南海 「把握美菲與中菲變與不變保戰略主動」

發佈於

【明報專訊】在了解過前文提到的菲律賓戰略學者視角後,如果想重新了解中國以至西方在南海主權爭端的不同視角,除了官方聲明公告以外,也許還可以研讀一下內地和西方的學者著作。

中國南海研究院創始院長暨現任學術委員會主席吳士存2022年發表《南沙爭端的由來與發展——南海紛爭史國別研究》一書,雖然書中重點聚焦於南海四大群島中島礁最多的南沙群島,但部分外交戰略上最惹注目的島礁(例如中菲有「坐灘」艦爭議的仁愛礁)都位於此,足以協助我們理解中國戰略界對南海問題一些重要思路。

吳士存先解釋南沙爭端的由來和中方主權依據,然後依次介紹中國跟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文萊的南沙之爭,以及「域外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和澳洲)對南海事務介入,再分析南海仲裁案的影響和闡釋中方在南海問題上的主張。其中在涉菲篇章中,吳士存提出「把握美菲關係和中菲關係中的『變與不變』應是妥善處理中菲南海爭端現實考量」,中方唯有如此才能在南海博弈中保持戰略主動。

吳士存倡華向菲提交撤離仁愛礁「時間表」

現為華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長的吳士存上月接受內地政治評論網站「觀察者網」訪談稱,中國應通過向菲方提交限期撤離仁愛礁的「時間表」,類似「最後通牒」——如果菲方不配合,中方可採取封鎖補給通道行動或直接處理掉坐灘艦。

惟這說法不一定代表官方,西方學界研究南海問題的學者海頓(Bill Hayton)曾在2014年著作The South China Sea: 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Asia主張,吳士存受中國外交部重視,但非外交部官員,實質上獲特許可測試新主意,又或「尋找可化解紛爭、卻毋須北京作出任何承諾」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