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俠醫仁心:電玩手遊 拯救地球

發佈於

【明報專訊】在我成長的年代,「年輕人沉迷打機的利與弊」和「中學生應否談戀愛」都是辯論比賽中常見的偽命題!遊戲電子化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年輕的我可說第一代「打機人」,還記得當年第一部令所有年輕人着迷的家庭遊戲機叫Atari,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遊戲space invaders,可令我坐在電視機前戰鬥數十回合,幻想自己是拯救地球的英雄!雖知那些外星人是由電視屏幕上數點(pixel)組合而成,跟「外星人」外形風馬牛不相及,年輕的我總愛加點想像,外星怪獸就能在腦海中浮現!

在家庭電玩遊戲還未普及的時代,年輕人喜愛三五成群流連俗稱「機舖」的電子遊戲機中心!每局遊戲一般收費1元,大部分人在開始遊戲前都會在控制台上放下一疊又一疊的一元硬幣,望能用金錢換取空間破局!機舖漸漸變成球場以外年輕人聚集之地,品流亦漸變複雜。隨着家庭電玩遊戲和電腦的普及,機舖慢慢式微,卻為我留下不少回憶!

21世紀電玩遊戲五花八門,從家庭電視遊戲、電腦以至手機遊戲,甚至能利用虛擬實境技術身歷其境互動,從上山下海到宇宙邊際都能通過互聯網和朋友連線一同戰鬥。在醫學院剛舉辦的暑期醫學臨牀學習營中,我就和200多名中學生一同作電玩競賽,感受電子「123紅綠燈」的刺激和百人「BINGO」的樂趣!對電玩遊戲最大抗拒的應是父母,因大部分遊戲要用上數十甚致數百小時才能完成,過分沉迷其實真的可以廢寢忘餐,甚至達到不能自拔的境地!

利用虛擬實境練習縫針

中大醫學院前院長鍾尚志教授曾告訴我,微創手術之所以能在1980年代開展,有賴當年電視顯像技術剛能達到投影出腹腔內器官的解像度,和同一年代發展,在電視機前手眼並用的電子遊戲異曲同工!現代微創和機械人手術培訓亦已加入電玩遊戲概念,利用虛擬實境技術作基礎技術如縫針的培訓,避免直接在病人身上鍛煉手藝。無數研究亦證實,「打機」經驗有助提升外科醫生在手術中的準繩度和減少術後併發症!

到底「打機」是利是弊?引用中國人的中庸之道,任何事情過了火位都不會是好事,適可而止永遠是大道理!

文:趙偉仁(中大醫學院院長)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