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慢病共治」34醫生加價 「跟建議收費」跌至七成 有參加計劃者稱同業「捱義氣」撐 林正財:共付模式可持續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去年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在基層醫療試行由政府補貼和市民攤分診費的共付模式,初期近八成家庭醫生跟從政府建議收費水平。醫生每年可調整共付額,新收費昨日生效,34名醫生決定加價,跟從政府建議收費的醫生比例最新跌至約七成。有加價醫生稱不少同業「捱義氣」支持,憂慮共付模式難以持續,建議長遠探討醫療保險制度;有醫務集團建議加強轉介等配套。

明報記者 張逸羲

基層醫療委員會(Primary Healthcare Committee)委員林正財認同私家醫生需維生,共付模式不能單靠「拍膊頭」維持,但暫認為計劃具可持續性,能建立醫患關係。

2/3服務點不超150元 醫局:顯資助共付合理

醫務衛生局回覆本報稱,慢病共治計劃屬先導性質且全新,設計上已包含可調整及變化的元素,包括政府資助額、共付額、服務範圍等,而參與市民作為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以共付模式負擔一定共付額。該局稱計劃透過合約招標以市場價格提供配套,釐定資助額時已參考市面一般醫生收費;政府建議的共付額只為供市民參考,昨起有473個、即三分之二服務點收取150元或以下,而今次調整共付額相對溫和,顯示資助和共付額大致合理。

稱逾550醫生參與 行政手續阻參與度

醫衛局稱計劃展開後有165名醫生新參與,另有16名醫生因診所運作繁忙或健康理由退出,目前逾550名醫生在逾700個服務點提供服務,顯示醫生仍熱心參與;據基層醫療署了解,主要影響醫生參與是各項行政手續包括資訊系統操作有簡化空間,而非資助或共付額。該局稱明年會總結計劃經驗及設定後續營運模式和運作細節,並檢視各項開支、資助、費用、共付額及調整機制;已聘請大學機構評估成效,包括病人滿意度及健康改善程度。

為期3年的慢病共治計劃資助年滿45歲市民,透過共付模式在私營市場篩查和跟進糖尿病和高血壓,鼓勵大眾為健康負責。去年剛公布參與計劃醫生名單時,79.1%醫生將治療階段共付額定為政府建議的150元或以下,隨着參與醫生增加,比例於推行當日跌至72.15%。截至上周初有546名醫生參與計劃,其中34人加價介乎20至250元,其中31人的新收費高於150元(見另稿);另有7人減價,最新有382人、即70%收150元或以下。

尚至醫療集團副主席及首席醫務總監陸志聰說,與旗下醫生商討共付額時沒從營商角度出發,因預料「不會有什麼盈利」。他說基層醫療需逐步推動,下一步加強其他配套,共付模式便會有足夠吸引力,並舉例市民最關注大病時能否進入公營系統,「如果市民不安心,就不會去基層醫療」,建議持續加強和精簡轉介至醫管局的機制。

有醫療集團反映「收得多蝕得多」

心臟科專科醫生紀寬樂昨起加價近四成,他稱共付模式下醫生收入遠低於市場,很大程度將醫療成本放在醫生,憂慮共付模式長遠難持續。他建議檢討現行自願醫保計劃並擴至涵蓋門診,分散市民醫療風險和成本。另有私營醫療集團反映多間參與機構「有蝕無賺」,且愈收得多症便蝕得愈多,建議思考共付模式的可持續性。

林正財說目前評估慢病共治計劃具可持續性,現時大型、小型醫務集團和「單頭」診所各佔參與醫生三分之一,其中大型集團本身已聘請醫生,參與計劃不太影響成本,並可令業務更多元,小型集團和「單頭」醫生可與市民建立醫患關係,日後透過其他基層醫療計劃如疫苗接種、篩查等照顧市民一生。

林正財稱有醫生反映參加者介紹「全家」求診,造成漣漪效應,令醫生有更多固定病人,不擔心他們生意無法維持,但他認同可討論將自願醫保與預防性基層醫療結合,透過保險引導市民採取健康預防。